研究表明2014年中國腐蝕成本約占當年GDP3.34%
2016-06-02 07:13:21?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陳晨、吳晶晶)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1日在北京發布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院士表示,該項目研究表明,2014年我國腐蝕總成本超過2.1萬億元人民幣,約占當年GDP的3.34%,相當于每個中國人當年承擔1555元的腐蝕成本。 腐蝕是自然界中所有物質都要面對的消損破壞現象,它使材料變為廢物,使生產和生活設施過早報廢,具有普遍性、隱蔽性、漸進性和突發性等特點,不僅消耗資源、污染環境,還可能造成工業事故,危及人類健康和安全。如2013年山東青島發生的“11·22”東黃輸油管道泄露爆炸事故,就與管道受到腐蝕有關。 為摸清我國腐蝕成本并提出科學應對建議,“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項目于2014年啟動。研究領域涉及公路橋梁、港口碼頭、水利工程、市政管網、海洋平臺、化工、冶金及采礦等30個行業,20多位院士先后參與研究。研究人員采用多種科研方式,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獲得了大量可靠數據,撰寫行業調查報告30余份,出版專著20余部,并聯合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經過科學計算得出了我國腐蝕成本。 侯保榮說,腐蝕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據相關統計,每年腐蝕成本約占各國GDP的3-5%,遠遠大于自然災害、各類事故損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腐蝕調查工作起步晚,覆蓋領域有限,亟待開展全國層面的腐蝕成本調查和防腐策略研究,加強人們對腐蝕危害的認識,提高防腐意識。 侯保榮稱,腐蝕涉及安全、經濟和生態文明,成為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他透露,項目組將聯合20多位院士,向國家提交相關建議,呼吁加快推動我國腐蝕防護技術水平的全面提高,科學降低腐蝕損失。 據介紹,目前,介紹研究成果的“中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叢書部分已出版發行,涵蓋腐蝕基礎科研和技術研發的最新成果。 |
相關閱讀:
- [ 06-01]最新研究顯示“點贊”讓人收獲愉悅 效果堪比贏錢
- [ 05-31]美研究:暴露在手機輻射下小白鼠有少數患兩種癌癥
- [ 05-30]使用手機致癌?美研究又引爭議
- [ 05-30]清華復旦共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教學研究基地
- [ 05-28]市委召開常委會議 傳達全省設區市統戰部長會議精神 研究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