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惠來6月7日消息(記者任夢巖)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身份證,一人一號,號碼終身不變,現在出門住賓館、乘火車、坐飛機都需要用身份證,更別提結婚、買房、辦公司,可以說,離了身份證還真是寸步難行。身份證和戶口本,是證明“你是你”所必須的證件。 全面更換二代身份證以后,公安系統實現了公民身份信息的聯網,聯網系統內幾乎不可能出現假證。可是廣東惠來縣的劉漢庭,卻因為一張和他同名同號不同相貌的“真”身份證,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千萬元的債務。 廣東惠來人劉漢庭在20多年前來到深圳打工,隨后結識了妻子并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原本平靜的生活,在2011年突然起了波瀾。大運會期間,劉漢庭在例行檢查中,被民警發現身份證和聯網系統里的照片不符,被帶到派出所接受檢查。 劉漢庭回憶稱:“第一次發現問題是在深圳大運會期間,民警查我身份證,發現和聯網系統的相片不相符,懷疑我的身份是假冒的。當時以為是個簡單的錯誤。” 以為是工作人員失誤的他,特意向老家的惠來縣靖海邊防派出所申請,重新辦理了新的身份證。劉漢庭本認為,2011年辦理新身份證后,聯網內容也應該隨之更改,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年之后催債的電話打上了門來。 “2012年12月的一天,深圳民生銀行打電話過來催款,說我欠款37萬。一聽我就蒙了,我說沒辦過業務啊,我就找他要證據,結果能說出我的身份證號、名字和地址,到了銀行,業務員一看是我,就說不是這個人,照片不相符。”劉漢庭告訴記者。 此后,劉漢庭發現,由于聯網系統內的照片是冒用者的,所以從理論上講,冒用者才是“真的劉漢庭”。另一個所謂的“劉漢庭”用他的身份在深圳開了一家公司,買了房,以公司的名義進行了民間借貸,又在深圳各大銀行開辦了高額信用卡進行套現,在2012年,該冒用人消失,留下真的劉漢庭來承受債務。 從那時候起,劉漢庭說,討債、跟蹤、騷擾就從來沒有停過。“深圳這邊的銀行幾乎都向我上門催款,還有民間借貸的社會人員上門恐嚇,我走到哪里他們就跟到哪里。我反復和他們說,讓他們報警,但是他們自己走程序,到法院起訴我。現在身上涉案金額有3000多萬,深圳幾乎各個區的法院都有。” 根據劉漢庭提供的個人征信記錄和司法部門的案件流程公開,他已經成為了31宗案件的被告人,由于假冒他的人沒有出庭應訴,真的劉漢庭又成為了失信人,無法乘坐高鐵、無法出境。劉漢庭想不明白,只有公安機關才能改動的身份證系統,究竟是如何將真的抹掉而換上假冒者頭像的呢? 惠來縣警方和當地邊防大隊負責人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說這件事有些內容不能報道,但他們不袒護問題。 惠來公安說:“有些涉密啊,有些不能報道的。上面有規定的。” 邊防大隊則回應說:“我們不回避這些問題。如果真有問題,我們就整改,也不可能去袒護一些問題。” 截止記者發稿,劉漢庭身上還背負著上千萬元的債務,時不時會接到討債的電話,走路時總會感覺有人在跟蹤他,最讓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兩個女兒也被討債人員盯上,整日面對這些問題,讓他無心工作。 劉漢庭告訴記者,他就是想討個說法。“2012年,我也向揭陽市公安局督察支隊實名舉報過,一直沒有進展。我希望警方盡快破案,讓冒充我的人、篡改我戶籍檔案的民警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債務,希望警方能還我個清白,讓靖海警方公開道歉,披露事實。” |
相關閱讀:
- [ 06-07]廣西賀州高考考生忘帶身份證 交警開警車相助
- [ 06-07]莆田民警提醒:23萬市民身份證今年到期需及時更換
- [ 06-07]廈門居民身份證網上認證落地 市民可“刷臉”辦事
- [ 06-05]福建省水產品可追溯標識正式上線 魚兒有了“身份證”
- [ 06-04]老新聞 新故事:一張“身份證” 踢開市場門
- [ 06-04]福建水產品可追溯標識正式上線 魚兒有了"身份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