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對話聯合成果情況說明
2016-06-12 18:26:27??來源:財政部網站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貝拉克·奧巴馬總統特別代表、美國財政部部長雅各布·盧于2016年6月6-7日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經濟對話。來自兩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出席了本輪對話。 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美兩國的經濟繁榮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雙方在戰略與經濟框架下就廣泛議題加強合作對全球經濟的健康十分重要。本輪對話期間,中美雙方承諾全面落實歷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包括前七輪對話中達成的成果。雙方表明將采取進一步具體措施支持強勁的國內和全球經濟增長,促進開放的貿易與投資,強化和支持金融市場穩定與改革。雙方還討論了國際經濟問題包括G20財金議程,各自國內和全球經濟面臨的持續風險和應對政策工具,以及全球經濟治理。 雙方承諾繼續就兩國關系發展中的關鍵經濟事務保持坦誠和開放的對話。 一、加強經濟政策 中美雙方共同重申在2016年上海和華盛頓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達成的關于匯率的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目的來盯住匯率。與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改革相一致,中方將繼續推動匯率市場化改革,允許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中方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與其法定職責相一致,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促進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與這些目標相一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推動貨幣政策常規化,特別是通過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并以透明和盡可能可預期的方式實施貨幣政策。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對其政策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影響保持敏感,并將保持美國國內和國際金融穩定作為自身關鍵目標之一。 中方將繼續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通過增加居民消費、提高服務業占GDP的比例、確保高質量并由私人部門驅動的投資以擴大本國需求。美方認同中國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做出的重大承諾和已經取得的進展。在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中方將推進下述結構性改革: (1)通過為下崗工人再就業提供中央支持,并完善地方稅體系,建立與地方支出責任相匹配的收入體系,使地方政府的激勵措施更好地支持居民消費。 (2)基于精算平衡和可行的籌資機制,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適應流動性要求,實現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全國范圍轉移接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并且完善覆蓋所有城鄉居民的全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 (3)放開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郵政電信和市政公用等領域的競爭性環節的商品和服務價格。 (4)將更多的國有企業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根據預算法和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公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相關信息,包括按資金使用方向劃分的支出信息。中國將建立覆蓋包括國家、省級和地方各層級的全部國有企業、公開透明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系。 (5)在短期,中方隨時準備對這些改革作出補充,實施更為有力的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國內需求。中方將落實好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等政策措施,清理相關基金,以減輕企業和消費者負擔,促進服務業發展。 美方繼續致力于推動以更高的國內投資和國民儲蓄為特點的強勁、可持續和更平衡的增長模式。為此,2017財年聯邦政府預算包括多項促進更高的勞動參與率和生產率的倡議。認識到基礎設施資產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缺口以及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對提高潛在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美方承諾研究和完善公共事業監管框架。美方認識到預算進程可預測性的重要性,以及預算不確定性可能對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并致力于到中期使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達到可持續狀態。在2017-2026財年期間,美國本屆行政當局提出的預算將帶來3.4萬億美元新增稅收,在滿足2000億美元支出提案的同時,還將實現支出的凈削減。 鑒于中美雙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和融合度,雙方承諾對各自的經濟政策進行清晰的溝通。為了幫助評價轉向消費和服務經濟再平衡的程度,中方承諾:(1)繼續完善分季度GDP支出法核算,待時機成熟時正式對外公布;(2)爭取公布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月度服務業活動指標,在不久的將來正式對外公布。中方將繼續完善季度財政統計,以滿足G20數據缺口倡議(DGI)的要求。 中美雙方支持G20對監測和分析資本流動的努力,包括識別風險。我們歡迎IMF持續工作,審查各國應對資本流動和識別新問題的經驗和政策。認識到中國在對國際社會公開能源數據和統計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包括最近的與國際能源署進行的加強數據交換的討論,中方承諾繼續提高向國際能源論壇聯合組織數據倡議提交報告的范圍、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強數據能力建設以持續提高能源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探索建立一個能源信息交換技術工作組。中方致力于在雙邊論壇中更加頻繁地發布更加完整、可靠和詳細的能源數據信息,包括戰略石油儲備信息。 美方歡迎中方開始向國際清算銀行提供國際銀行業統計數據。中方正繼續努力,解決按國際清算銀行公布要求全面收集國際銀行業統計數據所面臨的技術問題。 中美雙方認識到,監管程序的透明度以及監管行為的全面和可靠信息的可獲得性,對于促進良好高效的金融市場具有核心的重要意義。鑒此,雙方確認,在監管措施包括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發布中,透明度對于提高市場參與者的可預見性的重要性。除了特殊例外情況,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將繼續提前公布影響到外國金融機構權利和義務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并提供自公布之日起通常不少于30天的公眾評議期。 二、促進開放的貿易與投資 中美雙方認識到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在內的結構性問題更加嚴重,這些問題對貿易和工人產生了負面影響。中美雙方認識到,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的補貼和其他類型的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和造成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關注。中美雙方承諾加強溝通與合作,致力于采取有效措施應對上述挑戰,以加強市場功能和鼓勵調整。 中美雙方認識到,鋼鐵和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中美支持現行的旨在識別解決全球產能過剩和結構調整問題的有效政府政策,以及實現產業發展方面的更大透明度以促進市場主導應對措施的國際努力。 美方認同和支持中方為化解過剩產能所做的持續努力,支持中方進一步改革以培育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環境。中美雙方認識到,就控制過剩產能采取果斷行動將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履行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美方認同中國國務院最近公布的在今后5年壓減約1-1.5億噸鋼鐵產能、嚴禁新增粗鋼產能的計劃。 與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議程相一致,中方正采取更多的措施確保市場力量不受限制,以更強的市場導向促進鋼鐵行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并在此過程中逐步削減過剩產能。中方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采取恰當政策措施,用法治化和市場導向手段解決鋼鐵等困難行業的過剩產能。 中美雙方將確保沒有針對鋼產能凈擴張的中央政府計劃、政策、指令、指導、貸款或者補貼。為解決去產能引起的失業問題,中國政府已決定設立1000億元人民幣專項資金,主要通過支持下崗工人安置和福利的方式,向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進行工業企業結構調整提供激勵和獎補。美方歡迎中方正在進行的以確保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激勵與削減鋼鐵過剩產能的目標相一致的行動和計劃。 中方將采取措施,嚴格控制新增鋼鐵產能,減少鋼鐵凈產能,淘汰落后鋼鐵產能,敦促環保、能耗、質量、安全達不到標準的產能依法依規退出。中方將通過采取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的方式,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中美雙方將參與國際社會應對全球產能過剩問題的行動,包括參與定于2016年9月8-9日召開的OECD鋼鐵委員會會議,并討論成立一個全球鋼鐵論壇的可能性,將其作為交流和分享全球產能動態、政府政策與支持措施信息的合作平臺。 美方將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下鋼鐵對話,與中方分享那些曾在產能過剩情況下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的美國城市和地區轉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中美雙方將就產能過剩相關問題保持溝通與信息分享。 就正在推進中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美雙方承諾將于6月中旬交換負面清單改進出價,以反映雙方的共同目標,即致力于實現非歧視、透明、開放、自由的投資體制。中美雙方將加快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以期達成一個能有效促進并確保市場準入和運營的互利共贏的高水平協定。 美方重申,繼續促進和便利商用高技術產品對華民用最終用戶和民用最終用途出口。雙方重申,繼續通過中美高技術與戰略貿易工作組深入并詳細討論共同關心的出口管制問題。 雙方承諾,用以在商業領域加強信息通信技術網絡安全(信息通信技術網絡安全法規)的一般適用措施,應符合世貿組織協定,僅用于小范圍,考慮國際規范,非歧視,且不應對商業機構在相關產品的購買、銷售或使用方面不必要地設置基于國別的條件或限制。雙方承諾,普遍適用于商業領域的信息通信技術(ICT)網絡安全措施,不會不必要地限制或阻礙信息通信技術(ICT)產品或服務外國供應商的商業銷售機會。雙方肯定,使用全球范圍內的技術解決方案,通常能夠增強商業機構的網絡安全。 中美雙方承諾將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的審批程序。中方將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評價辦法》(農業部令第8號)及相關措施進行修訂。中方所做修訂將符合2015年9月中美兩國元首會晤中就有關農業生物技術管理達成的成果。中方將及時、持續、科學地對農業生物技術產品申請進行審批,在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完成相關評價后依法完成最終審批進程。美方將針對非同步審批對可持續性、貿易和創新的全球影響開展一項研究,并在2016年10月之前提交中方。中美雙方將于2016年底之前召開會議,全面討論農業生物技術相關政策事宜。 美方承諾落實中美雙方在往屆戰略與經濟對話中達成的共識,并已啟動中國禽肉輸美的國內法規程序,以期盡快實現中國自產原料熟制禽肉輸美。 中美雙方歡迎兩國政府在農業科技研究領域探討互利合作,并在根據兩國政府事先達成的共識和合適的條件下,討論與企業和學術機構的合作。 中美雙方承諾在原則上鼓勵業界就互利共贏的科技研究進行探討,開展精準農業科技的技術交流,分享精準農業發展方面的經驗,以促進雙方現代農業的發展。 中美雙方承諾在原則上通過兩國農業部資助的科技合作交流項目等機制,加強農產品加工合作。 中美雙方認識到基礎設施投資對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雙方承諾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開發方面的溝通合作。 中美雙方支持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的努力,包括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PPP)與國內外投資者一起增加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商業投資。 雙方鼓勵關于基礎設施投資領域最佳做法的宣傳,這將激勵兩國企業探討可行項目和商業合作模式。 美方重申其在2015年第26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就特別301報告和惡名市場報告作出的有關承諾。 中美雙方認同在監管措施的制定和發布中,透明度對于提高可預見性和市場參與的重要性。中方承諾其產業發展相關文件平等對待所有企業。中方承諾對于《中國制造2025》等產業發展政策中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政策和措施,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時限等要求公開征求意見,并提高政策透明度。中國的產業發展基金——包括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基金——都將以市場為基礎的概念運作,中方將依據國務院相關規定和措施公布政府出資的產業投資基金相關文件草案。中美雙方承諾建立公平、公開和透明的法律和監管環境。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美國商務部就中美先進制造業交換了意見,就公共與私營部門合作的作用、“美國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及《中國制造2025》等議題進行了討論。雙方認同利用現有對話機制探討兩國先進制造業發展等議題的價值。 為支持中方提高企業透明度和問責性的努力,中方承諾提高企業所有制和治理信息的透明度。為此,中方承諾在省級工商主管部門進一步建設數據庫,向有興趣者公開提供免費或合理收費的、容易搜索的信息,包括在全國各地方工商主管部門注冊的企業工商登記、備案信息,以更好地為商業從業者提供指導。 認識到一個高效的航空系統對安全運輸人員與貨物的重要性,以及航空運輸在總體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戰略角色,中國和美國在2016戰略與經濟對話中舉行了航空邊會。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就以下五個領域交換了意見:(1)如何構造一個整合的、一致的和可持續的全國航空系統,包括航空安全監督、航空保安、空中交通管理和機場準入;(2)如何推進國家航空系統的管理更新,以滿足對運輸能力不斷增加的要求;(3)如何建立能夠協調、有效和透明地履行職責和義務的體制機制;(4)如何支持正在推進的雙邊適航活動取得成功;以及(5)在現有中美兩國合作的基礎上制定長期、跨部門協作的下一步工作計劃。雙方計劃通過適當的雙邊機制加強航空合作,以應對21世紀航空系統的挑戰,并認識到,以戰略性的、跨政府部門協作的方式應對挑戰至關重要。雙方將利用現有雙邊合作機制,如中美航空合作項目(ACP)合作解決這些挑戰。作為第一步,雙方高級代表計劃于本月晚些時候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商討邊會期間討論過的計劃的實施方式。雙方將向2017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報告進展。 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繼續加強合作,進一步對話和溝通,增進相互了解與信任,為互利中美兩國,努力達成運輸類飛機雙邊適航互認。 中美雙方認識到中美省州和城市間經貿合作聯合工作組在促進貿易和投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方將積極落實兩國政府在第26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期間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務部關于建立促進中美地方貿易投資合作框架的諒解備忘錄》,并繼續推動中美兩國省州和城市間貿易和投資雙邊合作。中美兩國商務部對諒解備忘錄框架下的貿易和投資團組互訪和相關促進活動提供適當支持。 |
相關閱讀:
- [ 06-11]美表態愿繼續推動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向前發展
- [ 06-08]第8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7輪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
- [ 06-08]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全文)
- [ 06-08]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全文)
- [ 06-07]美國總統奧巴馬向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發來書面致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