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塞為何首先去了這個地方?作為中國人的你有必要知道
2016-06-18 17:21:41??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光明網、鳳凰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17日到訪塞爾維亞,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一個普通的東南歐國家,它曾經是南聯盟的一部分,它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等著名影片的故鄉,是廣為傳唱的《啊,朋友再見》的誕生地,是中國人對于這片土地有太深的記憶。 但還有一件事,牽涉到所有中國人的民族感情。那就是17年前的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 當地時間6月17日下午,剛剛抵達貝爾格萊德開始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首先前往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憑吊使館被炸事件中犧牲的烈士。這是中國國家元首32年來首次到訪塞爾維亞,習近平也成為1999年炸館事件后首位親臨現場憑吊的中國國家元首。 1999年,科索沃危機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發動持續78天的大規模空襲行動,意圖迫使南聯盟承認科索沃的“高度自治”。但這場空襲并未得到聯合國授權。 而之后的事實證明,他們“保護人權”的旗號是個大寫的諷刺。 當地時間1999年5月7日夜間(北京時間5月8日),美國B-2轟炸機投下5枚精確制導炸彈(JDAM),從不同角度擊中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新華社記者邵云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與夫人朱穎不幸遇難,另有20多位外交人員受傷、館舍嚴重破壞。 1999年6月29日,貝爾格萊德,人們參觀紀念中國三位遇難記者的展覽。自左至右為邵云環、許杏虎、朱穎 光明日報的讀者永遠忘不了許杏虎夫婦:是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真實記錄了北約對南聯盟40多天的狂轟濫炸,謳歌了南聯盟人民保家衛國的英勇戰斗,許杏虎采寫的戰地日記——《親歷炮火》,直到犧牲的當天,還刊發在光明日報上。 |
相關閱讀:
- [ 06-18]習近平:把中塞戰略伙伴關系推向新高度
- [ 06-18]習近平抵達貝爾格萊德 開始對塞爾維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 [ 06-18]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晤
- [ 06-18]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晤
- [ 06-17]習近平在波蘭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