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問促“一帶一路”全方位提速(望海樓)
2016-06-22 19:32:0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和波蘭。這是繼今年3月訪問捷克后,習主席再次踏足中東歐。顯然,中東歐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地區,而高層訪問為雙方合作注入新動力。 塞爾維亞和波蘭熱切期待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加速合作。當前,塞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今年3月,塞財政委員會發布文件,列出經濟增速較低、財政赤字偏大、公共債務快速增長、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多重問題。塞將中國視為發展機遇,希望將本國“再工業化”戰略與“一帶一路”對接,吸引更多外來投資。波蘭計劃吸引中國對其大型項目進行投資,并增加對華出口。波欲借助獨特的地理和區位優勢,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占據重要地位,并成為中國與歐洲其他國家合作的橋梁。事實上,兩國都是最早一批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在合作提速的同時,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中國與塞、波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按照設計,“一帶一路”應是立體架構。習主席于2013年提出這一概念時,就提出合作應覆蓋政策、道路、貿易、貨幣、民心等領域。去年3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被譽為“一帶一路”的路線圖。其中寫明,“一帶一路”的合作主要內容包括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5大方面。習主席此次出訪,對這5方面內容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幾個層面: 政治關系得以穩定提升。此次習主席訪問期間,中國與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被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關系的提升,意味著更堅實的互信和更坦誠的支持。中塞強調尊重和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重大問題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立場。兩國一致表示,在南海問題上,應根據雙邊協議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規定,由直接當事方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和平解決領土和海洋爭議問題。中波重申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相互理解彼此利益和重大關切。波方支持臺灣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申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互聯互通開拓商路加速。訪問期間,習主席與波蘭總統在華沙共同出席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儀式。鐵路比空運價廉,又比海運快捷、安全,已成為不少商家的首選。依靠中歐班列,中國商品將源源不斷輸往歐洲,歐洲國家也在考慮以此開拓中國市場。 金融合作支持投資邁開大步。中國人民銀行與塞爾維亞國家銀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兩國推動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使用本幣結算,鼓勵和支持銀行業務拓展、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目的是服務貿易和投資。 人文交流奠定溝通基礎。民心是兩國交往的基礎。中國將在塞建立中國文化中心,促進民眾對中國的了解。習主席參觀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并發表講話,向在場民眾做出中國致力于改善當地民生的承諾。“惠民”正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簽。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國與塞、波就“一帶一路”開展的合作正在全面提速。習主席此次訪問,為雙方合作向縱深發展又加了把勁,同時,也將為中國與歐洲其他國家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產生示范效應。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
相關閱讀:
- [ 06-22]習近平出訪中東歐:鞏固中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環節
- [ 06-22]習近平“五點建議”擘畫中烏合作新藍圖
- [ 06-22]習近平訪塞、波 90天內兩赴中東歐 “一帶一路”戰略提速
- [ 06-22]習近平力倡絲路精神增進命運共同體建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