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當地時間21日下午,正在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總理米爾濟約耶夫陪同下,來到布哈拉古城參觀這座被稱為“絲綢之路活化石”的歷史文化名城。位于波依-卡揚廣場周邊的宣禮塔、清真寺和米里-阿拉布經學院是布哈拉古城的標志性建筑群。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孫娟):當地時間21日下午,正在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總理米爾濟約耶夫陪同下,來到布哈拉古城參觀這座被稱為“絲綢之路活化石”的歷史文化名城。 跟隨著習主席的腳步,記者走訪了這座古城,為您一探究竟! 公元前2世紀,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古代陸上通道開始出現。這條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古代商道以漢代古都長安為起點,一路向西延伸,穿越中亞腹地,通往歐洲。它不僅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發展,也促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千年古城布哈拉就是古代絲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它見證了古老商道在歷史上的繁華與衰落,經過2500多年歷史的沖刷依然保持著原有風貌。 布哈拉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且是為數不多完好保存了公元4世紀到20世紀建筑遺跡的古城,被稱為“城市博物館”。1993年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關于“布哈拉“名字的由來,說法很多。俄羅斯學者認為,布哈拉的名稱源自梵語(古印度)“維哈拉”,是“佛教寺院”的意思。古代中國人曾將這座城市稱為布霍。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