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種卿)近日,“馬爾姆MALM”系列床頭柜及櫥柜因傾倒并致6名兒童死亡,在北美地區被宜家公司召回,然而該系列產品仍在中國正常銷售。宜家方面明確表態,因符合中國標準,不會在中國召回同款產品。 “奪命柜”事件中,宜家公司對同系列產品在不同國家的操作差異,引發國內消費者的諸多質疑。宜家北美召回到底是因為“標準不同”還是源于“設計缺陷”?是否涉嫌歧視中國市場?家具國標存在“漏洞”與否?中國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 依據之爭 在北美召回是因“標準”還是因“奪命” 針對“馬爾姆MALM”系列產品的召回,宜家給出的解釋均在強調產品只基于北美地區標準才召回,而在其他地區是符合標準的。 據悉,美國有關行業標準明確要求:(柜體)不固定在墻上時也必須不能傾倒。雖然并非強制性,但在行業標準中被明確規定出來。 同樣為防止家具傾倒,我國兒童家具強制性國家標準《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要求,為防止一些柜類產品在使用中傾倒,造成對兒童的傷害,要求所有高桌臺及高度大于600mm的柜類產品,應提供固定產品于建筑物上的連接件,并在使用說明中明示安裝使用方法。 對比來看,美國行業標準雖然非強制,卻明確提出了“不固定也不能傾倒”;而我國國標要求提供固定連接件和安裝說明。 “產品召回與否,取決于各國不同的法律法規”,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對中新網記者(微信公眾號:cns2012)表示,在此次事件中,中國現行法律規定和行業標準均不存在所謂的“漏洞”。即使沒有強制性標準,企業出于對中國消費者的安全保障義務也應及時召回。 針對宜家所謂“標準說”的召回依據,有網友認為,“召回是因為不符合標準,還是因為設計缺陷導致安全隱患”,如果是后者則不牽扯各國標準的差異性。若是設計缺陷造成的“奪命”,召回問題產品也是企業責任和道德的體現。 歧視之說 宜家稱對華無歧視 質檢部門約談要求確保安全 上述宜家公告還指出,召回是基于北美地區所采用的ASTM標準,宜家的抽屜柜符合歐盟及其他所有國家對該產品的強制性標準。 正因如此,宜家中國區公關經理許麗德回應媒體質疑時稱,對于“馬爾姆MALM”系列產品,宜家在其他國家也未啟動召回,包括中國在內,所以并不存在歧視。 “類似于美國抽屜柜‘奪命’的案例在中國沒有出現過,對美國召回,并非必須對中國召回”,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地域情況不同、標準不同,中國對柜類安全性的要求是必須固定在墻上,達到這一點就符合標準,更談不上歧視問題。 不過,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與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3日晚間聯合對外發布消息稱,已就“北美奪命抽屜柜”事件約談了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要求宜家公司切實履行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認真排查產品安全隱患,確保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上海質檢部門稱,將進一步對有關情況進行核實,督促宜家公司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切實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維權之論 專家:中國工商質檢等部門可發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的介入,是促使宜家在北美地區召回“奪命柜”的一個關鍵因素。 6月30日,宜家中國發布的公告透露,“在馬爾姆抽屜柜傾倒致死的又一個悲劇在美國發生后,宜家美國發起了同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的討論,結果之一就是在北美地區進行產品召回。” 很多消費者好奇,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到底是個怎樣的機構? 據了解,CPSC主要職責是對消費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制定標準和法規并監督執行。CPSC管理的產品涉及1500種以上,主要是家用電器、兒童玩具、煙花爆竹及其他用于家庭、體育、娛樂及學校的消費品。其規則是收集產品的安全數據、提示客戶產品的危險性以及降低危害的途徑。 中國有沒有類似的機構呢?劉俊海告訴記者,國內類似的機構非常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都是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只是針對此類事件的處理,監管部門普遍比較慎重,其實膽子可以再大一點,積極營造民營企業與跨國企業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 防患之舉 專家:對失信企業信用制裁 提高賠償額度 事實上,兒童家具安全隱患問題頻頻見諸報端,甚至成為質檢的“重災區”。 今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目錄(2016年版)》顯示,每年來自各地工商、質檢總局公布的家居產品不合格的消息中,木家具、兒童家具、床上同品類可謂占據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實的“重災區”。 幾乎在“奪命柜”事件曝出的同時,宜家另一款名為帕特魯(Patrull)安全門產品同樣被召回,且已在中國地區下架。據英國《衛報》報道,由于帕特魯系列安全門出現的事故,目前已有六名兒童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 有網友將兒童家具安全事件的多發,歸因于懲罰力度不夠。名為“深海浮沙”的網友稱,“國外召回是怕賠不起,國內不召回是不用賠”。 在劉俊海看來,除了法律法規,企業是否進行產品召回,還需要考慮集體訴訟制度和懲罰性賠償制度。如果失信成本低于失信收益,很難激勵企業主動進行召回操作,多數時候都是被動等待。 劉俊海建議:一是跨國企業要對中國消費者有感恩之心;二是建議行業協會加強自律和自我完善;三是鼓勵消費者樹立安全意識,不要盲目相信大品牌、洋品牌;四是希望監管者對失信企業進行統一的信用制裁,設立黑名單制度。(完) |
相關閱讀:
- [ 07-04]宜家在中國不召回“奪命柜”被指歧視 何以中外有別?
- [ 07-04]召回“奪命抽屜柜”:宜家何以中外有別?
- [ 07-04]宜家“召回歧視”靠什么改變
- [ 07-04]宜家在中國不召回“奪命柜”被指歧視 何以中外有別?
- [ 07-03]宜家召回3560萬個“奪命抽屜柜” 中國門店卻依然在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