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日恐襲”讓美歐繃緊神經 反恐出現新難題
2016-07-05 09:14:0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最后的瘋狂還是全新戰術? 巴格達的爆炸襲擊距離伊拉克安全部隊從IS手中重新奪回費盧杰僅隔一周。這座城市一直被認為是IS襲擊巴格達的“堡壘”。《紐約時報》評論說,在美國空襲的支持下,伊拉克安全部隊與IS的戰斗取得進展,該國正面臨著一種兩難境地,爆炸現場正是這種兩難境地的又一殘酷顯示:由于伊拉克收復越來越多的土地,IS恢復游擊叛亂,再次把巴格達變為一個城市的殺戮場。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聯合國伊拉克事務特別代表庫比什的話說,這些暴力事件是“懦夫行為,令人發指”,在戰場上挨打的IS正將報復目標轉向脆弱的平民百姓。 “圣戰分子的新戰術”,德國N24電視臺4日以此為題評論說,IS從未進行過如此快速連續的重大襲擊,一系列血腥暴力事件預示著一個“新篇章”。“圣戰者”腦海中只有一件事:在世界各地制造混亂和死亡,不僅在中東,也橫跨非洲到達亞洲東部。新德里電視臺援引美國眾議院特別情報委員會官員希夫的話說,IS正掀起全球恐怖主義攻勢,他們極其邪惡但適應環境的能力極強,雖然失掉很多土地,但在全球的存在感不斷加強。 當地時間3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巴格達發生的襲擊事件強化了美國支持伊拉克部隊打擊IS的決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特別助理李偉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是美國領導的打擊IS陣營,還是俄羅斯領導的陣營,都把重心放在伊敘戰場。在IS染指的其他區域,則由那些國家自己采取反恐行動,不在國際打擊的范圍內。在傳統戰場中,IS節節敗退,但它擅長的是非傳統戰場——鼓動全球支持者,在恐怖目標國采取襲擊行動。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4日的文章分析IS恐襲的“模式”說,齋月期間發生的多起恐襲表明,IS已經在新一輪恐怖主義襲擊浪潮中當上排頭兵。接連發生的每一起恐襲都駭人聽聞,又各有特點,向世界宣示恐怖主義襲擊的多樣性——有獨狼式,也有夫妻合謀。IS可以是參與者,也可以是協助者,還可以提供后勤支持,或者提供精神鼓動。美國前中情局官員布魯斯·雷德爾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說,更令人警惕的是越來越多的襲擊經過精密策劃,可以稱作“群狼”攻擊。此類襲擊正成為IS的標簽。 |
相關閱讀:
- [ 05-26]俄安全會議秘書:兩年來全球近9萬人死于恐襲
- [ 04-28]巴黎恐襲酒吧爆炸現場全過程曝光
- [ 02-02]巴黎恐襲后遺癥:法國人草木皆兵 報警電話猛增
- [ 01-27]恐襲陰影籠罩 德國空軍嚴防空域緊急升空次數增加
- [ 01-22]巴黎恐襲女嫌犯家人狀告法國政府犯“謀殺罪”
- [ 01-07]法國恐襲紀念牌拼錯名字 遇害者遺孀表不滿
- [ 12-28]歐洲多國拉響恐襲警報 街頭警力大幅飆升
- [ 12-25]歐洲:恐襲陰霾下圣誕還要過 政府安保很緊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