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好聲音》版權案維持原判 禁止燦星制作以此為中文名的節目 本報上海7月5日電 (記者 曹玲娟)沸沸揚揚的《中國好聲音》節目名稱歸屬糾紛暫告一段落——北京知識產權法院4日做出最新裁定,維持此前對于“中國好聲音”漢字節目名稱的行為保全裁定,禁止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以《中國好聲音》為中文名稱的節目。這意味著,由燦星制作、浙江衛視播出的曾屢次刷新中國電視史多項紀錄的《中國好聲音》將暫別熒屏,而燦星制作的原創節目將會換名播出。燦星表示尊重法院決定,并將于近期公布全新的節目名稱。 2012年7月,新成立的燦星制作在購買荷蘭版權方模式后制作的《中國好聲音》成為電視史上現象級節目,隨后4年連續制作四季《中國好聲音》。 2016年1月,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荷蘭版權方在5年內制作四季《the voice of china》的授權,成為該節目在中國的唯一版權所有者。自此,《中國好聲音》原制作團隊和版權分離的狀態成為事實。 2016年6月7日,唐德影視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申請訴前行為保全,法院對于該申請于6月20日做出了保全裁定,裁定燦星立即停止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字樣的節目名稱等。隨后,燦星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交了復議申請。 據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此次裁決僅針對唐德申請的訴前保全令,但該中文節目名稱屬于誰目前并無定論,燦星制作與唐德影視必然會通過司法訴訟的途徑確定其最終歸屬。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在司法層面上來說,燦星正在制作的新一季節目將無法使用《中國好聲音》為名,但從廣電行政管理層面上來講,唐德也難以制作《中國好聲音》。因為,在總局備案的“好聲音”品牌屬于浙江衛視。從制作周期上考慮,今年唐德已不可能制作出這檔新節目,且受引進模式節目規定的限制,明年《the voice of china》也不可能進入黃金檔。 對于這場版權糾紛,燦星總裁田明表示,“我們以后不會再買版權。燦星以后只做原創節目,絕不會再出現被外方擁有知識產權的情況。”唐德影視相關人士則表示,“這是一個現象級的節目,如果它有機會能和唐德合作,唐德沒有理由拒絕。” |
相關閱讀:
- [ 07-04]自媒體迎變革期:從量變走向質變 版權意識需加強
- [ 06-29]“中國好聲音”版權再起爭議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聽證
- [ 06-29]中國版權協會藝委會成立 獲評對文化產業意義重大
- [ 06-22]“中國好聲音”節目照常錄 深陷版權門能否繼續唱響
- [ 06-07]中國版權輸出總量9年增長近4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