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9日新媒體專電 題:德國防洪墻VS中國沙袋:到底誰是防洪神器?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近日,在全國多地暴雨、臺風、防汛成為網友關注熱點的同時,德國“防洪神器”也成為熱詞。 “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所謂的德國“防洪神器”,其實是一種裝配式的防洪墻,類似的防洪設施在浙江余姚、蘭溪等地已有嘗試。而被網友認為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沙袋,其實在世界各地都扮演抗洪防汛裝備的主力角色。專家指出,沙袋與防洪墻應用條件各有不同,直接冠以“神器”之名以比較多有不妥。 德國防洪墻是真神器?造價不菲,推廣受局限 所謂的德國“防洪神器”德文名為Spundwand,是通常情況下由結構鋼制成的防洪墻,記者查詢資料發現,Spundwand并非特指防御洪水時臨時設置的墻壁,這種墻壁由于具備一定的密封功能,在某些特定環境下,它可被用于防洪或隔離被污染的土壤。 德國防洪墻其實主要應用于城市防洪,在國內外均是如此,同時這種墻也不是隨便就能搭建的“可移動”裝置,而是需要混凝土的基座,推廣上受客觀條件局限。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所長丁留謙介紹,城市等人口密集處才會使用移動防洪墻,由于組合式擋板斷面比較窄,必須有混凝土底座加以固定,而大部分河湖周邊的土堤頂面并不具備安裝條件。 在城市沒有受到洪水威脅時,為了照顧城市景觀,防洪板不會被安裝上。一旦汛情緊急,可以在墻體之上臨時搭建組合式擋板,洪水退后,又可以快速拆卸。據黃海洋介紹,汛情緊急的情況下,最短能在12小時內安裝完畢。 丁留謙等水利專家認為移動防洪墻并不是新鮮事物,更稱不上所謂神器。“防洪墻的優點就是,組合擋板可以重復使用,組裝快捷、便于拆卸,在缺少土料和沙袋的地方比較適用,同時缺點也比較明顯,工程一次性投入較大,還需要足夠的倉儲空間。” 記者查詢相關德國貿易公司的報價了解到,鋼制防洪墻造價不菲,每平方米售價約為550歐元。考慮到我國大江大河距離很長,全面使用這種防洪墻造價將達天文數字。 即便是在德國,考慮到成本因素,也只在一些大城市例如漢堡常設固定防洪墻,包括科隆等多數德國城鎮只是將防洪墻作為一種抗洪的技術手段,在必要時使用從倉庫中取出的可移動臨時“神器”。記者今年6月在德國水災最為嚴重的因河畔辛巴赫鎮現場看到,當地人同樣在使用沙袋等抗洪裝備。 防洪墻在我國浙江多地已有應用 浙江余姚地勢較低、水系豐富,三年前的臺風“菲特”使余姚成為浙江全省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這次“尼伯特”到來前,姚江邊的關鍵段位上多了半米高、百余米長的矮墻,在洪峰來臨的時候能夠搭建組合擋板,變身可拆卸式防洪墻。 余姚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科一科科長張勝軍介紹,每塊板寬20厘米,厚12厘米,長3米,每三米一組,每組3塊橫向疊加,加上原有的防汛墻高度,將能夠達到4.23米的防洪高程。 據了解,余姚這次使用的組合式擋板產自德國,按每平方米5000多元的單價、4.6公里長度折合400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計算,總價需要2000萬元左右。 “這種防洪墻最大的特點是輕便、占地小。”浙江省錢塘江安全應急中心主任黃海珍說,這種德國“防洪神器”在我國湖南、浙江海鹽等地都有廠家進行生產,但目前還沒有經受過臺風、洪水等大范圍實戰的檢驗。 黃海珍表示,這類防洪設施是新型產品,將能成為防洪抗洪設施的有利補充,但目前還缺少列入水利工程的相關參考依據和設計規范。此外,“神器”安裝需要基底設計銜接,并非購買了產品就能“說裝就裝”,同時也需要一批專業技術團隊進行安裝管理,因此目前還較難大規模推廣使用。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工程師黃海洋表示,目前浙江堤防防洪標準普遍為5至10年一遇,現在建成的堤防普遍為20年一遇的標準,更加輕便、能與景觀更好結合的防洪設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沙袋僅是我國抗洪主力裝備?全世界都在用 在網友熱議中,沙袋由于最經常出現在我國防汛抗洪的救災現場,在與德國“防洪神器”的比較中,被貼上了中國標簽。 “其實,不光我們國家抗洪主力裝備是沙袋,發達國家也是如此。”丁留謙告訴記者,尤其是在應對管涌搶險等嚴重險情時,中外做法都是一致地使用沙袋,網友眼中的“土辦法”卻具有極強的普適性。 專家介紹,管涌是堤防潰口的常見原因,處理時必須制止涌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此時,用沙袋、充水壩袋、橡膠壩袋等填充行之有效。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王明森還提到,受季風影響,我國降雨很不均勻,江河湖水位暴漲暴落,水位落差大。我國防洪抗汛主要還是靠堤防,只有在堤防頂不住、需要臨時加高的時候,這種防洪墻才是解決辦法之一,而我國目前主要使用堆放沙袋來加高堤防,既便宜又易于上人。 王明森說,現在,人們所使用的沙袋是由聚丙烯塑料制成,這些材料一般可以從紡織品生產商廢棄的物料中獲得,價格低廉。除此之外,使用沙袋所需要的只有袋子、鏟子、人力和沙子,方便易得。 有網友認為,當洪水真正來臨的時候,才能看出哪種裝備更稱得上是“神器”,畢竟實踐出真知。也有網友評論,其實抗洪裝備用途各有不同,沙袋多用于截口堵庫搶險,防洪墻多用于城市堤防加高。(記者:王陽 朱涵 朱晟 鄒明仲) |
相關閱讀:
- [ 07-09]武漢最奢華別墅區被洪水圍困成"孤島"
- [ 07-08]國家防總、水利部等權威回應:應對洪水,我們有啥“牌”?
- [ 07-08]聚焦南方汛情:應對洪水我們有啥牌|4問三峽大壩:武漢洪災和三峽工程有關系嗎
- [ 07-09]奢華別墅區被洪水圍困成"孤島"
- [ 07-08]“尼伯特”將帶來最大170厘米風暴增水 或現超警戒洪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