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 當前汛情,總體情況如何? 回應:當前大江大河總體可控;但強風、暴雨、巨浪、高潮可能“四碰頭”,國家防總啟動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督查專員、新聞發言人張家團說,入汛以來,南方出現24次區域性暴雨過程。洪水來勢猛,目前全國321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是近5年同期最多,一些城市發生內澇。截至7月6日,長江中下游全線超警,干支流超警堤段長9321公里。太湖7月3日達到保證水位,7日12時漲至4.84米,超過保證水位0.19米,周邊河網地區42個水文站超警,其中22站超保。 “當前大江大河、重要堤防汛情總體可控?!睆埣覉F表示,自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五省各類堤防共發生險情973處,其中長江干堤5處,洞庭湖、鄱陽湖區堤防126處,其他堤防842處。經各地全力搶險,長江干支流堤防各類險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當前防汛形勢仍不容樂觀?!?張家團說,今年第1號強熱帶風暴“尼伯特”加強為超強臺風,國家防總7月6日連夜會商,啟動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并派出6個工作組。 會商分析,防御“尼伯特”面臨四大挑戰: 一是可能形成強風、暴雨、巨浪、高潮“四碰頭”局面,不利因素相互疊加?!澳岵亍眲蓊^猛、風力強,30小時完成從熱帶風暴到超強臺風的4級跳,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預計9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沿海登陸,最大風力可達12至14級。二是臺風登陸后北上,帶來的降雨將導致太湖水位快速上漲,加之風浪作用,加大太湖流域的防洪壓力。三是河湖底水高,水庫蓄水多,土壤飽和度大。臺風深入內陸后,局部超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四是暑期旅游流動人口多,臺風登陸時恰逢周末,轉移避險任務重。 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意味著什么? 回應:相關部門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及時公告避險預警信息,增加搶險救援力量 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應急響應共分四級,最高級別為Ⅰ級。 為何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張家團介紹,當前太湖超保證水位并持續上漲,太湖已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長江中下游全線超警,受超強臺風“尼伯特”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及太湖流域防洪形勢更加嚴峻,按預案啟動Ⅱ級應急響應。 Ⅱ級應急響應意味著什么?張家團說,國家防總Ⅱ級應急響應啟動后,有關流域防總、省市防指以及相關部門、單位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立即進入臨戰狀態。相關部門強化監測預報,及時向社會公告防風避險預警信息,提醒廣大群眾防災避災。開展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增加搶險救援力量,及時處置突發險情。 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丁留謙說,我國防汛抗旱實行行政首長責任制。國家防總是主要指揮決策機構,七大流域機構設立防總、防辦,負責流域內防洪管理;各省、市、縣均設立防汛抗旱指揮部。從中央到地方,責任逐級明晰?!鞍凑崭骷壏姥搭A案,什么時候啟動相應級別響應,如何調度,怎么防御,都有章可循、有序應對。” 防御洪災,我們有啥“武器”? 回應:骨干工程攔洪削峰作用明顯,信息系統讓防洪決策更智慧 張家團說,1998年以后,國家不斷加大水利投入,大江大河堤防質量明顯提高,新建、除險加固一大批水庫,有了防洪骨干工程這張“硬牌”,抗御大洪水的底氣更足。 丁留謙說,防洪調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運用水庫、堤防、河道、分蓄洪區等工程措施,實施攔、分、蓄、滯、排。一般講,當洪水發生時,首先應充分發揮水庫和堤防的作用,如果還不行,則需要按照預案適時啟用分蓄洪區。 “盡管存風險,但長江干流防汛仍處可控狀態。”長江委防辦副主任陳桂亞說,干流堤防經過加固加厚,形成3.4萬公里的堤防體系。過去長江防洪無庫可用,現在上游21座水庫群聯調,汛前騰出363億立方米庫容攔洪,應對今年長江1號洪峰,三峽水庫削峰40%,大大減輕了中下游防洪壓力。 “如果沒有水庫攔洪削峰,后果不堪設想。”湖南省防辦主任羅毅君說,受強降雨影響,7月1日資水水位全線大漲,柘溪水庫緊急錯峰調度,到7月4日,攔蓄洪水5億多立方米,削峰75%,若無水庫攔蓄,資水下游將全線漫堤,益陽市區、桃江縣城將遭受滅頂之災。 防洪調度,精準預報是關鍵。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主任劉志雨說,如今使用先進設備,時間減少了一半,而“水量預報精確度達到幾百立方米以內,水位預報達到厘米以內,準確率達到99%?!爆F代化信息系統成為防洪“最強大腦”,讓防汛決策越來越“智慧”。 在應急搶險中,“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人民子弟兵是骨干力量。目前,全國防汛搶險隊伍47萬人,其中解放軍19支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武警水電部隊3個總隊9個支隊,1389支地方防汛機動搶險隊。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累計投入抗洪搶險人力287萬人次。 防汛抗災有哪些薄弱環節? 回應:城市防洪能力偏低,一些城市內澇突出,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高,山洪災害防御難度大 “目前一些城市內澇突出,部分中小河流遇超標洪水壓力大?!倍×糁t介紹。 城市排水防澇的綜合能力偏低,下雨“看?!爆F象還在上演。盡管近年對城市排澇的建設提出新標準,但這需要多年持續建設。另外,現代化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不僅要提高城市管網排水和城市河道的排澇能力,還應加強洼地湖泊、地下蓄水和下滲等措施的規劃建設,任務很艱巨。 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高,一些小型水庫、塘壩也是薄弱環節。丁留謙說,我國中小河流量多面廣,防洪標準低,一般為10—20年一遇,有的還達不到。加上堤防質量不高,遇超標準洪水,易發生險情甚至潰決事件。另外,不當的人類活動也會加重洪澇災害,比如過度擠占河湖空間。需要進一步加強、加快、從嚴立法,約束人類不當行為。 山洪災害防御難度大,其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到洪災70%以上。張家團說,我國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約97萬平方公里,涉及1.3億人,山區強降雨,歷時短、成災快,防御不易。目前全國2058個縣建設了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今年汛期,發布預警1.7萬次,啟動預警廣播39600次,轉移人員達到104萬多人。 |
相關閱讀:
- [ 07-07]這些關于南方汛情的謠言別信別傳了
- [ 07-07]南方電網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 按業績兌現薪酬
- [ 07-07]“打心眼里感謝子弟兵”(關注南方汛情·現場)
- [ 07-06]南方暴雨侵襲 快遞、交通等行業受沖擊
- [ 07-06]國臺辦:感謝中國國民黨及臺灣各界人士關心南方洪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