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碩作(新華社發) 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了中國經濟半年“成績單”: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340637億元,同比增長6.7%。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今年以來,國民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為完成全年經濟目標奠定了較好基礎。對此,專家指出,上半年,我國經濟從內外兩重困境中“突圍而出”,保持了6.7%的穩定增速,并在結構調整中顯現出眾多積極因素,這再次證明此前外界對于中國經濟的“擔憂”是多慮了。下半年,在協調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穩增長二者關系的基礎上,中國經濟將能繼續維持平穩運行,并實現全年6.5%-7%的增長目標。 經濟指標“穩”字當先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重心落在了一個“穩”字之上。盛來運指出,一、二季度GDP增長率都是6.7%,呈現出階段性企穩的態勢。雖然上半年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但其所創造的GDP增量若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230億元人民幣。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6.7%的增速與預期基本一致,至于新推出的核算改革,其影響應該說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根據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將研發(R&D)計入GDP的研發支出核算改革對GDP增速的影響只有0.02個百分點;過去10年來,計算研發投入對GDP增速的影響也只有0.06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經濟上半年的“穩”在產業指標和民生指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全國大城市的調查失業率基本上穩定在5.2%左右,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與一季度持平;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5%,一季度也是6.5%。 “就業、物價、居民收入三大民生指標的穩定表現對于當前的中國經濟而言至關重要。民生指標是一般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指標,它的平穩運行既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也能有效穩定居民對于經濟運行的預期。另外,民生指標在合理區間的穩定運行也為我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改革提供最為基礎的穩定環境。”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內外“兩難”不容忽視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經濟上半年的穩定成績是在內外兩重困境下取得的。趙錫軍指出,上半年,國際上主要有兩方面的負面影響因素:一是國際貿易的持續低迷,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則進一步惡化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環境,作為一個貿易大國,我國外貿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二是美國持續不穩定的貨幣政策及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影響,特別是美國利用美元的國際地位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外匯市場造成了不少負面影響。 國內方面,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陣痛”仍在繼續。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國投資的比重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個百分點。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指出,對于民間投資的增速下滑,我們需要格外重視,這是短期內的一種負面效應,是很難避免的,下半年PPP的推進及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將成為吸引民間投資回到實體經濟的好辦法。 “去產能及新舊動能轉換也是我們目前需要抓緊解決的問題。上半年,去產能取得成效,但短期內問題仍無法得到完全解決。新舊動能轉換正進入關鍵期,新動能在加快發展,但依舊不能承擔起支撐經濟的‘重擔’,接下來我們還要在這些方面下工夫。”趙錫軍說。 結構調整繼續“發力” 在困境中保持平穩運行的同時,中國經濟上半年不乏亮點。盛來運指出,內需仍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決定因素,消費的貢獻在提升,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13.2個百分點;服務業仍然是支撐經濟穩定增長的主動力,上半年,第三產業同比增長7.5%,占GDP比重5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7%。 中國消費和服務業的“搶眼”表現也引起了外媒的關注。《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為完成從低端制造業向消費和服務驅動型經濟的轉型,中國已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并推進旨在帶動工廠生產實現自動化等升級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以鼓勵新的增長引擎。 此外,供給側改革在上半年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取得積極成效。根據統計局數據,去產能:上半年煤炭產量下降了9.7%,粗鋼下降了1.1%;去庫存: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3月末減少了2100萬平方米;去杠桿: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降成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的主營成本略有下降;補短板:農林水、扶貧及科技等領域的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供給側改革初顯成效是上半年的一項重要成績,接下來,我們需要總結經驗繼續加大力度推進這項改革。”趙錫軍說,下半年的宏觀經濟將既有結構改善的積極因素也有內外壓力的消極因素,在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同時,還要落實穩增長工作,并重點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做好這些,下半年經濟將能夠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并實現全年6.5%-7%的增長目標。 ? |
相關閱讀:
- [ 07-16]經濟半年報發布 中國經濟筑底企穩
- [ 07-16]透視中國經濟半年報:好于預期 “五大任務”見初效
- [ 07-16]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今公布 這四大看點你應關注
- [ 07-16]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7% 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 [ 07-16]中國經濟交出“期中成績單” 民間投資增速放緩
- [ 07-15]經濟觀察:中國經濟半年報的“三喜三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