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經濟半年報的“三喜三憂”
2016-07-15 19:2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邢曉宇 邢曉宇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周銳)在中國官方15日發布的經濟“半年報”中,經濟總量、產業結構以及市場環境等三方面的數據均顯現出喜憂交加的局面。 在總量方面,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明顯企穩,但相比世界經濟疲軟和傳統動力衰退帶來的下行壓力,新經濟貢獻的上行動力還略顯不足。 2016年二季度中國GDP增6.7%。這是中國經濟增速在連續三個季度回落后首次企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蛋糕不斷做大,單位經濟增速對應的經濟總量也在不斷增加。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雖然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但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卻比去年同期多出230億元(人民幣,下同),這顯示中國經濟是穩定增長的。 作為判斷中國經濟“下限”的另一個重要參數,就業數據在上半年也表現平穩,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 在經濟增速放緩,去產能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就業能夠穩得住和熱火朝天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關。 上半年,中國日均新登記企業高達1.4萬戶。新經濟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覷。滴滴就曾宣布,該企業已經創造1300萬個就業崗位。 不過,雖然新經濟持續表現搶眼,但是要對沖傳統動力衰退帶來的壓力尚需時日。一方面,英國“脫歐”增加的不確定因素讓中國外需環境難言樂觀;另一方面,國內實體經濟仍然沒有擺脫困境。 在結構方面,雖然消費已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但是跑輸GDP的收入增速為消費這駕馬車增添了隱憂。 上半年,在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 普華永道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伙人王笑表示,當前周期性因素好轉,加上千禧一代購物者的購買力日益增長,需求轉向滿足生活體驗及健康生活時尚的新產品,這些有利于延續市場的增長動力。 不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提醒說消費實際上并沒有“快馬加鞭”。投資增速下滑幅度大,客觀上導致其占比相對上升。 居民收入“跑輸”GDP的局面更是消費進一步擴張的隱憂。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決定消費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收入”,要提振消費,當務之急就是穩定就業,并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營商環境方面,雖然伴隨著PPI跌幅收窄,中國企業的盈利狀況有望得到改善,但是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的挑戰不容忽視。 上半年中國PPI降幅連續六個月收窄。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分析說,PPI降幅的縮小意味著公司利潤增強:企業有了更多的資金償付債務、支付工資和用于資本支出;同時也意味著實際借貸成本下降。“今年年初以來PPI跌幅收窄3.3個百分點,在壓低實際借貸成本方面的效果比央行降息還好”。 不過,投資結構所傳遞的信號卻并不樂觀。上半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0%,其中,國有控股投資增長23.5%;民間投資增長2.8%。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今年以來私人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保持增長,而國有企業卻在下降。“賺錢的不愿意投資,不賺錢的卻拼命投資,其結果必然是不斷惡化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增長的持續性值得擔憂。” 這一點也引發中國高層關注,近日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 盛來運表示,只要加強政策的落實,再加上市場環境的變化,先行指標也不錯,民間投資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完) |
相關閱讀:
- [ 07-01]表現給力 中國經濟“半年報”不會讓世界“失望”
- [ 08-14]財經|解碼經濟半年報:穩中向好的"718萬" 發改委連發多文提示下半年主線
- [ 08-14]解碼中國經濟半年報:穩中向好的“718萬”
- [ 07-20]張國棟:“中國經濟半年報好于預期”堅定發展信心
- [ 08-10]結構趨優的“49.5%”(解碼中國經濟半年報)
- [ 07-16]五個關鍵詞透視中國經濟“半年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