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個腳印 邁向網絡強國
2016-07-28 10:07: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信息化與新常態相結合 《戰略綱要》提出,要大力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不斷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能力、應用和環境,構成了國家信息化發展的有機整體。其中,能力是核心,應用是牽引,環境是保障。 “在我看來,這次的《戰略綱要》亮點之一就是將信息化與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緊密結合了起來,一方面是強調要加強信息化自身能力建設,增添產業能量與活力。一方面是強調引領作用,通過信息化來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如是評價。 在這其中,增強發展能力,是今后一段時期國家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務。而“發展核心技術,做強信息產業”“夯實基礎設施,強化普遍服務”被列為頭兩項工作。 “下一步,將在構建信息技術自主可控的生態體系建設方面加大力度,重點是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形成合力。”莊榮文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特別是在基礎軟件、芯片方面整合建立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向國外學習好的經驗和做法,把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各方的優勢力量整合在一起,集中突破目前的一些短板,實現核心技術不斷趕超。 張峰表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在固定寬帶網絡方面,推動高速光纖寬帶網絡跨越發展。城鎮地區要基本完成老舊小區光網改造,實現光網覆蓋,農村地區要基本實現行政村光纖通達。在移動網絡方面,要加快建設先進泛在的無線寬帶網,促進城市和農村地區無線寬帶網絡的協調發展,實現4G網絡深度和廣度覆蓋。在“十三五”末,要基本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主要是信息化法治建設、網絡生態治理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等工作需要加強。“在網絡安全方面,我國正在進一步加強力度。”莊榮文介紹說,前一段出臺了《反恐怖主義法》,《網絡安全法》正在制定中。同時,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讓群眾共享互聯網成果 《戰略綱要》提出,適應國家現代化發展需要,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持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著力解決信息碎片化、服務割裂化等問題,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戰略綱要》的另一大亮點是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能力相結合,緊緊圍繞人民期待和需求,比如對網絡扶貧的強調,比如以信息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些都是為了讓人民能夠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龔曉峰表示。 具體來說,《戰略綱要》提出,要以信息化服務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服務民主法治建設,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健全市場服務和監管體系,完善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 對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介紹說,2014年初,國家發改委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會同12個部門組織實施了信息惠民工程,以解決民生服務領域突出難題為核心,通過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政務服務資源,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和社會信息服務的全人群覆蓋、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辦理。 此外,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使用也讓公共服務有望進一步創新。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表示:“《戰略綱要》為如何開發信息資源,釋放數字紅利賦予了新的意義,隨著底層基本數據采集和大數據挖掘,公共服務將變得更加高效。”據介紹,政府將優先推進與民生保障服務相關的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同時抓緊修訂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晰數據開放的權利和義務,界定數據開放的范圍和責任。 |
相關閱讀:
- [ 07-28]中國將對所有媒體屬性的網絡傳播平臺進行管理
- [ 07-28]銀行理財最嚴監管新規將出 再發征求意見稿|私車網絡約車管理暫行辦法今公布
- [ 07-28]私車網絡約車運營將有規可循 管理暫行辦法今公布
- [ 07-27]中國公布建設網絡強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 07-27]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亮點解讀:網絡扶貧讓農民有獲得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