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前官員:部署“薩德”是樸槿惠政府外交政策失敗
2016-08-03 08:01: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社首爾8月2日電專訪:部署“薩德”是樸槿惠政府外交政策的失敗——訪韓國前統一部長官丁世鉉 新華社記者姚琪琳 王家輝 韓國前統一部長官丁世鉉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韓國在美國的施壓下做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決定,顯示了樸槿惠政府外交政策的失敗。 丁世鉉曾任金大中和盧武鉉政府時期的統一部長官。他表示,樸槿惠總統在上任之初曾提出“半島信賴進程”、“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等看似華麗的外交戰略,但現在來看這些沒有一個出自真心。韓國政府的對朝政策日趨強硬,結果陷入美國東亞戰略的陷阱里。 丁世鉉批評說,部署“薩德”并非出于韓國自身的需求,而是根據美國的需求、美國的利益。他表示,韓美決定將“薩德”部署在慶尚北道,而非首都圈地區,恰恰證明了“薩德”部署的目的并非是為應對朝鮮的核及導彈威脅,而是美國企圖維持東亞地區霸權地位而采取的軍事性、技術性措施。 對于韓美聲稱的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針對任何第三國的說法,丁世鉉表示,問題的重點并非“薩德”的攔截能力,而是其雷達長達2000公里的探測距離。前沿部署和末段部署兩種部署模式轉換只需要8個小時。如果美軍從部署第二天起就24小時開動2000公里探測雷達,遠東地區和中國的軍事活動都將可能暴露在美國人的眼里。所以,只針對朝鮮的說法不過是自欺欺人,中國和俄羅斯不會相信那些話。 丁世鉉認為,對韓國來說,部署“薩德”明顯是得不償失的選擇,既刺激了朝鮮,同時也引發了中國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韓國經濟也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在丁世鉉看來,部署“薩德”并不能解決朝核問題,解決朝核問題的根本還是要靠六方會談。他表示,僅憑一味的封鎖和高壓政策,并不能使朝鮮放棄核及導彈,除了中方提出的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談判并行推進的解決方法外,別無他法。 目前,韓國國內關于部署“薩德”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朝野和輿論對部署“薩德”的意見也始終未能統一,連執政黨新國家黨內部也不乏質疑聲。樸槿惠在8月2日召開的國務會議上表示,將會接見“薩德”部署地區的國會議員和地方行政官員,聽取民意,但仍會堅定推進“薩德”部署。對此,丁世鉉認為,“薩德”部署決定并非不可逆。如果在野黨持續批判,反對聲音愈加強烈,或將使“薩德”向難以部署的方向轉變。 |
相關閱讀:
- [ 08-02]美國導彈防御局謀求更多經費投入新反導技術研發
- [ 08-02]韓在野黨黨首:樸槿惠應訪星州傾聽反對薩德之聲
- [ 08-02]部署“薩德”后果很嚴重
- [ 08-02]專家:部署“薩德”系統勢必給東北亞安全帶來三筆負資產
- [ 08-02]韓在野黨高層訪星州:強烈反對部署“薩德”系統
- [ 08-01]“薩德”入韓是危害東北亞安全的“毒藥”
- [ 08-01]“薩德”入韓是危害東北亞安全的“毒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