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每年資助1萬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
2016-08-11 13:58:01??來源:教育部網站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問:《教育行動》提出了哪些共建“一帶一路”的支撐性舉措? 答:《教育行動》設計了“四個推進計劃”,作為支撐性舉措,開展人才培養培訓合作。一是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將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未來5年,每年資助 1 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為沿線各國專項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將全面提升來華留學人才培養質量,把中國打造成為深受沿線各國學子歡迎的留學目的地國。將以國家公派留學為引領,未來3年,每年面向沿線國家公派留學生2500人。二是實施“絲綢之路”合作辦學推進計劃。將發揮政府引領、行業主導作用,促進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深化產教融合。將鼓勵中國優質職業教育配合高鐵、電信運營等行業企業走出去,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合作辦學,培養當地急需的各類“一帶一路”建設者。將整合資源,積極推進與沿線各國在青年就業培訓等共同關心領域的務實合作。三是實施“絲綢之路”師資培訓推進計劃。將開展“絲綢之路”教師培訓,加強先進教育經驗交流,提升區域教育質量。將加強“絲綢之路”教師交流,推動沿線各國校長交流訪問、教師及管理人員交流研修,推進優質教育模式在沿線各國互學互鑒。將大力推進沿線各國優質教學儀器設備、教材課件和整體教學解決方案輸出,跟進教師培訓工作,促進沿線各國教育資源和教學水平均衡發展。四是實施“絲綢之路”人才聯合培養推進計劃。將推進沿線國家間的研修訪學活動。將鼓勵沿線各國高等學校在語言、交通運輸、建筑、醫學、能源、環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生態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等沿線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領域聯合培養學生,推動聯盟內或校際間教育資源共享。 問:《教育行動》提出了哪些共建“一帶一路”的引領性舉措? 答:《教育行動》設計了“四方面內容”,作為引領性舉措,共建絲路合作機制。一是加強“絲綢之路”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將開展沿線國家雙邊多邊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商定“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總體布局,協調推動沿線各國建立教育雙邊多邊合作機制、教育質量保障協作機制和跨境教育市場監管協作機制。二是充分發揮國際合作平臺作用。將發揮現有雙邊多邊合作機制作用,增加教育合作的新內涵。將借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力量,推動沿線各國圍繞實現世界教育發展目標形成協作機制。將支持在共同區域、有合作基礎、具備相同專業背景的學校組建聯盟,不斷延展教育務實合作平臺。三是實施“絲綢之路”教育援助計劃。將發揮教育援助在“一帶一路”教育共同行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加大教育援助力度,重點投資于人、援助于人、惠及于人。將發揮教育援助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沿線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的支持力度。將加強中國教育培訓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設,為沿線國家培養培訓教師、學者和各類技能人才。四是開展“絲路金駝金帆”表彰工作。將對在“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和區域教育共同發展中做出杰出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國際人士、團隊和組織給予表彰。 問:《教育行動》如何從國內體制機制上保障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形成合力? 答:國內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引導,實現扎實有序推進,防止一哄而上。一是中央政府引導推動。加強國內各部門各地方的統籌協調工作,對接沿線各國教育發展戰略規劃。二是地方政府重點推進。要求各地發揮區位優勢和地方特色,有序與沿線國家地方政府建立“友好省州”“姊妹城市”關系,打造教育合作交流區域高地,助力做強本地教育。三是各級學校有序前行。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有序與沿線各國學校擴大合作交流,整合優質資源走出去,選擇優質資源引進來,共同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能力。四是社會力量順勢而行。鼓勵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一帶一路”教育民間合作交流,吸納更多民間智慧、民間力量、民間方案、民間行動。 問:《教育行動》提出如何同沿線各國共同落實教育行動? 答:《教育行動》提出,中國愿與沿線各國一道,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理念,共同構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機制,制訂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彈性化合作進程,打造示范性合作項目,滿足各方發展需要,促進共同發展。中國教育部倡議沿線各國加強戰略規劃對接和政策磋商,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機制與模式,增進教育合作交流的廣度和深度,追求教育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效益,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共創人類美好生活新篇章。 |
相關閱讀:
- [ 08-10]教育部: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權限
- [ 08-10]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力: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08-10]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利:督學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08-09]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力: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