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審 機動車擬免征環境保護稅
2016-08-30 07:06:11?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看點4 改稅后由稅務部門來征收 樓繼偉表示,草案擬建立環境保護稅征管協作機制,“環境保護費改稅后,征收部門由環保部門改為稅務部門,同時又離不開環保部門的配合”。 草案規定,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管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依法對污染物監測管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應當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和機制,定期交換有關納稅信息資料。 此前的排污費征收工作由環境監察系統人員負責。環境監察系統主要從事現場執法、環境應急、污染減排、舉報投訴受理、排污費征收等工作。根據環保部的相關數據,2010年全國環境監察系統人員編制63971人,實有人員71398人,近一萬人屬于編外聘用人員,主要在基層。據統計,全國省、市兩級排污收費專職人員有2185人,縣級基本沒有排污收費專職人員。 縱深 即將消失的排污費:12年征收超2000億元 昨日,樓繼偉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作草案說明時透露,2003年至2015年,全國累計征收排污費2115.99億元,繳納排污費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累計500多萬戶。其中,2015年征收排污費173億元,繳費戶數28萬戶。 北青報記者獲悉,去年征收的排污費中,廢水排污費比重最高,為143.33億元,占排污費總額的82.85%。其次為噪聲排污費17.26億元,占排污費總額的9.98%。污水排污費12.05億元,占排污費總額的6.97%。固體廢物排污費0.41億元,占排污費總額的0.2%。在繳納排污費的行業方面,火電、鋼鐵、化工、水泥、石油五大行業共交納排污費90億元,占排污費總額的52%。 收上來的排污費主要用在哪些方面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環境保護部對2010年全國環保系統經費情況進行了調查,總體情況為:2010年排污費收入為188億元,使用165.43億元(不包括中央集中10%的部分),主要用于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保機構及其他方面,其中,用于“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支出為107.09億元,占總支出的64.74%。 預測 環保稅收入預計約為456.55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在對去年污染物排放量預測的基礎上(由于數據取得困難,預測結果只包括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未包括固體廢物和噪聲),按照征稅標準,對環境保護稅收入規模作了預測。 國家稅務總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假設實現100%征收率,環保稅收入約為456.55億元。80%征收率時,環保稅收入約為365.24億元。50%征收率時,環保稅收入約為228.28億元。據估算,上述環保稅收入中,約90%來自大氣污染物,約10%來自水污染物。 在行業納稅占比方面,國家稅務總局估算,在大氣污染物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工、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5個行業繳納的環保稅,占全部大氣污染物環保稅收入的88%。 水污染物中,化工、造紙、醫藥、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發酵和釀造、制革等8個行業繳納的環保稅,占全部水污染物環保稅收入的80%。 國家稅務總局方面稱,征收環保稅對GDP產生的影響較小,對CPI上漲影響也較小,“在標準稅率下,CPI上漲幅度約為0.07%。”在其他經濟指標方面,征收環保稅可能導致全社會總產出下降,同時促進社會總投資增加,但總體變動幅度較小。在污染物減排的影響方面,國家稅務總局分析稱,開征環保稅對各類污染物的減排都有促進作用,其中,對大氣污染物的減排作用尤為明顯。 |
相關閱讀:
- [ 08-29]聚焦環境保護稅法首次審議:能否提高環境治理力度?
- [ 08-29]海南島海岸環境整治“回頭看” 多輪整改仍有“傷口”
- [ 08-29]因環境問題 12家榕企被掛牌督辦
- [ 08-29]12家榕企因環境問題被掛牌督辦 期限至12月31日
- [ 08-29]福州12個突出環境問題被掛牌督辦 均為企業行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