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中國藥方”重要抓手
2016-09-05 11:53:4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聯動凝聚共振合力 習近平主席提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習近平主席還指出,應該夯實基礎設施的聯動,中方發起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推動多邊開發銀行發表聯合愿景聲明,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 此前,習近平主席在關于“一帶一路”的講話中曾多次提到加強“五通”建設。“交通、道路、貿易、金融、民心這‘五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內容。而‘五通’同時又詮釋了G20中特別關鍵的問題。由此看出,‘一帶一路’建議是‘中國藥方’的重要抓手。”趙白鴿說。 “五通”建設給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投資機會。王麗指出,大量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激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巨大需求。當前,還有30多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在2萬億美元至4萬億美元之間。如此巨量的需求釋放,將給全球經濟帶來強力支撐。 包容營造共贏環境 習近平主席指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和群體帶來了沖擊。要正視和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努力讓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 “我認為,所謂包容性,就是互相學習,盡最大努力創造共同發展的環境。”趙白鴿說。她以“一帶一路”為例解釋道:“‘一帶一路’就是新時代下,包容性增長的經典案例,它突破了國家邊境概念,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 專家特別強調,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意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從目前的進展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一系列重點項目和經濟走廊建設已經取得重要進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正在同步推進。中國倡導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開始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包容發展的精神。 劉謙表示,當前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消除了以前國家與國家之間發展的孤島,追求包容增長是十分適宜的,也是十分可行的。要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大平臺,實現國家間紐帶式連接,實現共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齊 慧 朱 琳) |
相關閱讀:
- [ 09-05]“一帶一路”三年特稿:偉大構想撐起大格局 實現新跨越
- [ 09-01]廈立法引領自貿試驗區建設 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 [ 09-01]海滄借力國開行 開啟“一帶一路”新征程
- [ 08-29]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特別節目《一帶一路》8月29日開播
- [ 08-29]投洽會將首辦“絲路對話” 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