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然而,對于是否會對送禮家長的孩子額外關照,部分收過禮物的老師還是直言“不會”。 “有時候家長送的禮品卡會收,但我不會對誰關照更多”,在武漢某幼兒園教書的曾老師說道,“主要還是看孩子自身的表現,以及家長平時配合教學的態度,這跟一兩次送禮的關系不大。”對此,武漢的林老師也表示會一視同仁。 家長給老師送禮真的就一點效果都沒有嗎?或許也不盡然。即將迎來自己第三個教師節的小陽老師就坦言,“我不會對沒有送禮的孩子不好,但是送了東西的多少會關照一點,會有一些小事上的便利。” “比如,學校有選修課,原則上是學生根據興趣報名,但名額又有限,一些比較火的班不是報了就可以上。這時,除了考慮學生的自身條件外,如果家長跟老師的關系處理得比較好,可能就可以通融。”小陽老師說。 北京某幼兒園門口,家長接孩子放學。湯琪攝 有家長反映,教師節送禮僅僅是孩子求學階段“送人情”的很小一部分,越臨近升學,要送的“人情”就越大。 一位家住北京西城區的67歲退休教師透露,20多年前,她的孩子就因“人情”沒有送到位,失去保送重點中學的名額。“有人給我兒子的老師送金項鏈,當時我也是老師,大家都認識,所以我沒有揭發。”現在回想起來,老人仍有些憤慨。 “我覺得不能違背原則,不然會良心不安”,小陽老師說,“如果我覺得這個家長的禮會左右到我處理大事,我會拒絕的。” 資料圖。張云 攝 受教育并非買服務 體諒和信任更重要 已經在教學一線工作了20年的華老師,現在回憶起自己剛入行時的教師節依然記憶猶新。“剛當老師那會兒,心理上是滿足和幸福的,教師節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華老師透露,那會兒她都是收到學生送的賀卡、杯子、相框,“或者一句口頭上的祝福就很溫暖”。 “現在的教師節更加物質化,經常要和家長因為送禮送錢的事情推來推去,弄得大家都非常尷尬。”華老師感覺,即使現在還會得到來自學生和家長的祝福,也會因此感到高興,“但僅僅是那一瞬間的感受,沒有真正意義上被重視的幸福感”。 “不要認為受教育就是在買服務,尤其是重點學校的家長,這樣只會滋生更多送禮送錢的現象”,小陽老師認為,“打從心底里體諒、信任老師,這比任何購物卡都有效果。” 家長和老師之間如何才能形成良性的聯系和信任?小陽老師以為并不難,她建議,“每天認真檢查孩子作業,明明有些作業家長簽字了,但還是沒有完成,或者做得很糟糕,老師對這位家長的印象就會不好。” 學生放學回家。湯琪 攝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的偏愛無可厚非,但如果能多用點心培養孩子的習慣,更讓老師省心和喜歡。”武漢的林老師坦言,孩子在學校調皮不聽話,家長送再多的禮,老師也很難去關照。 家住江蘇徐州的胡女士向記者透露,她的女兒今年剛上幼兒園,“園長直接說不許送禮物,省心了很多”。胡女士表示,家長處事的方式會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經常與老師溝通,客觀地將孩子的優缺點跟老師交流,可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長。 記者在北京朝陽區一所幼兒園門口采訪發現,一些家長對“教師節送禮”的現象并沒有太過敏感。“我對現在老師們的普遍素質還比較放心”,一位剛剛接孩子放學的家長自信地說,“我的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好,老師都很喜歡,完全沒必要送禮。” “我對家長送禮很反感,既然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教書育人是分內之事。”兩年前的圣誕節,在農村支教的李老師把學生們親手繪制的小紙片曬在微博上,紙片上寫滿了對她節日的祝福。“這是孩子們自發送的,沒有任何人要求他們這樣做。”(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 |
相關閱讀:
- [ 09-10]是否該給老師送禮?北京多所學校張貼公告教師節拒禮
- [ 09-10]中國第32個教師節:改變鄉村教師面貌 促進教育公平
- [ 09-10]仙游榜頭鎮舉行慶祝第32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
- [ 09-10]龍巖市召開慶祝第32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
- [ 09-10]情系教師節 龍海邊防官兵走進學校慰問一線教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