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今年已通報扶貧領域問題325起 違紀手段花樣多
2016-09-13 16:22:06??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日前,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中央紀委和部分省區市、副省級城市紀委,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今年共通報325起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其中危房改造、低保等領域是扶貧領域的“問題高發區”,而“村官”則是主要的違紀群體。 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8月29日,中央紀委和部分省區市、副省級城市紀委共通報曝光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典型問題25批次、182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曝光相關問題7批次、701起。在這883起典型問題中,扶貧領域的突出問題為325起,約占通報問題總數的37%。 從地域看,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有發生,而發生在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重慶等12個西部省區市的有157起,占總數的近一半。 從發生領域看,涉及危房改造資格認定及資金發放問題的有86起,約占26%,是問題發生頻次最高的領域。排在第二位的是涉及城鄉和農村低保名額確定及資金發放的問題,共69起,約占21%。排在第三位的是專項扶貧資金未按規定使用問題,有55起,約占17%。攤派扶貧款物管理費、截留困難群眾補助、占用民政優撫資金等問題也在通報曝光中頻頻出現。 從涉事主體看,被查處的既有最基層的村民小組組長,也有地級市市屬單位的負責人。其中,約有218起案例是“村官”涉腐,占比67%。有61起涉及鄉鎮干部,占比19%。有30起涉及縣區干部,占比9%。另外,還有13起案例涉及社區干部,3起涉及地市相關部門的干部。 在涉事金額方面,325起案例所涉總金額近億元,平均案值近30萬元,但差別很大。其中,涉事金額在10萬元及以下的案例有162起,約占案例總數的50%,累計案值僅為550多萬元,約占總案值的6%;而案值為100萬元及以上的17起,約占案例總數的5%,累計案值卻達到7600多萬元,約占總案值的78%。 在對這些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進行梳理后,記者發現,其中使用的違紀手段也是多種多樣,虛報套取、截留私分專項扶貧資金是比較常見的手段。 在扶貧領域的違紀手段中,通過虛列項目、虛增工程量的方式套取國家扶貧資金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手段。比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黨支部原書記施玉山等人,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中,通過虛開工程發票套取專項資金116.17萬元、虛列項目套取專項資金58.06萬元。 利用職務影響,在扶貧建設項目發包、扶貧物資采購等環節索要回扣、收受好處費等也是扶貧領域違紀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四川省蒲江縣白云鄉政府事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子仕利用負責某扶貧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管和驗收的便利,與龍門村黨支部書記祝有東共謀,向工程承包人索要工程回扣款12萬元。 扶貧領域第三種比較常見的違紀手段,就是通過編造事由、虛報人數等方式,騙取、冒領低保、危房改造補助等資金。比如,安徽省懷遠縣河溜鎮蓮花村原黨總支委員馬懷彬,違規將其母親申報為低保戶并獲得低保款8198元,偽造危房改造相關申報資料使其弟弟違規獲取危房改造補助款2000元。 利用審批權或資金發放權等違規收費、截留私分扶貧資金等也是扶貧領域違紀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三倉鄉安家山村黨支部書記張殿興、村委會主任張寶平、副主任尹會珍等人,以籌集公路占地賠償款為由,截留該村兩個村民小組13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18910元。 此外,違反財經紀律和專項資金使用規定,將專項扶貧資金用于修路、風貌改造等非扶貧項目,在扶貧領域的違紀手段中也較為常見。比如,2013年以來,在重慶市豐都縣委原書記羅建極多次要求下,縣城鄉建設委和部分鄉鎮挪用危房改造資金、扶貧開發補助資金2970萬元,用于高速公路沿線農房風貌改造和場鎮風貌改造,加蓋民俗屋頂和屋脊、鋪設琉璃瓦、墻面刷漆等形象工程。 |
相關閱讀:
- [ 09-13]中紀委:今年已通報扶貧領域問題325起 違紀手段花樣多
- [ 09-12]中紀委答疑:5種黨紀處分對黨員各有何影響?
- [ 09-11]中紀委曝光6起中央和國家機關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 [ 09-11]中紀委解讀:5種黨紀處分對黨員各有什么影響?
- [ 09-09]中紀委:歡迎舉報隱秘吃喝 推中秋國慶舉報曝光專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