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臺需持證上崗 雖然大多數直播平臺尚未從快速增長的蜜月期中驚醒,但一場“最嚴”監管正在醞釀。在廣電總局明確要求“直播機構應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壓力下,直播機構“持證上崗”的時代即將開啟。行業洗牌已勢在必行,中小型直播平臺將面臨生死考驗,“百播爭鳴時代”的拐點來得比預期要快得多。 最嚴規定 直打直播內容“七寸” 雖然距離9月9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直播通知》”)已有多日,但當北京晨報記者昨日聯系映客、優酷、斗魚等多家直播平臺公關負責人詢問時,大量直播平臺仍對這場“最嚴”監管反應遲鈍。 《直播通知》規定,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機構及個人,包括開設互聯網直播間以個人網絡演藝形式開展直播業務但不持有《許可證》的機構,均不得通過互聯網開展上述所列活動、事件的視音頻直播服務,也不得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直播間)開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不得開辦視聽節目直播頻道。未經批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開展業務。 “此次通知很突然,很多平臺毫無準備。”易觀互動娛樂中心分析師王傳珍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相比以前文化部、工信部等針對個別直播平臺的整改意見,9月9日的《直播通知》是首次以廣電總局名義發布,明確提出“持證上崗”的硬指標,能明顯看出監管層對內容監管的決心。 平臺配合 熊貓TV更名熊貓直播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顯示,截至2016年5月31日,廣電總局共頒發588張許可證。這些持證機構包括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網站等。在直播領域,目前只有YY、映客、虎牙等部分平臺具備《許可證》,在直播領域發力較晚的搜狐、愛奇藝等平臺也都擁有《許可證》,但目前比較火的斗魚、花椒、熊貓TV等多個平臺尚未持證。 YY公關部表示, YY LIVE已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等直播行業相關的許可證件。虎牙直播公關部也表示,平臺持有網絡視聽許可證。 熊貓TV公關部表示,正在配合廣電通知進行調整,平臺將更名為“熊貓直播”,產品也會陸續修改。斗魚TV公關部表示,監管越嚴,對斗魚發展越有利。 也有大量平臺選擇“不回應”。戰旗TV公關部表示,母公司邊鋒網絡一直是合法合規運營的公司,目前平臺尚未收到任何正式通知,暫不回應。映客、陌陌、優酷等平臺也選擇“不回應”。 重新洗牌 新興無證平臺最尷尬 與熊貓TV更名相比,尚未取得試聽許可證的直播平臺處境更尷尬。王傳珍認為,許可證的硬性規定,無疑為無序混亂的直播行業豎起一座高墻,推動行業重新洗牌。受影響最大的是擁有一定規模用戶和口碑、卻尚未取得許可證的平臺,原有的內容戰略部署被徹底打亂。“花椒準備從全民直播的廝殺中進行內容創新,嘗試新聞、綜藝及自制內容,卻受制于沒有許可證,影響較大。熊貓和斗魚等游戲直播類平臺產品發力早,積累了用戶和口碑,但因無證而陷入被動。一些發力較晚卻持有許可證的平臺,反而會脫穎而出。” 幾年前,廣電總局整頓視頻網站“盒子亂象”時,要求“平臺擁有視頻牌照”,在客觀上遏制了視頻網站盲目燒錢擴張的亂象,促進了視頻網站的合并。此次新規出臺時點與當時類似,預計平臺間合作和收購也將大量出現。業內人士分析稱,大型直播平臺可能會嘗試申請或合作的方式獲得許可證,一些新興平臺將不得不考慮放棄這塊市場。 新規對大批“網紅”又會產生什么影響?王傳珍坦言,“牽一發而動全身,傳導效應將逐漸體現。” 北京晨報記者 韓元佳 |
相關閱讀:
- [ 09-14]國內電商紛紛上馬直播 專家:難形成穩定商業模式
- [ 09-13]網絡直播是時候告別野蠻生長了
- [ 09-12]網絡直播,成年人有責任做好示范
- [ 09-12]東南網將全球視頻直播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