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部署中秋反腐:嚴打微信紅包等隱性送禮
2016-09-14 07:3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多部門部署中秋國慶反“四風” 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持續的節日反腐,重擊官場每逢佳節集中上演的腐敗歪風。近年來,每逢節假前夕,從中央到地方,狠剎公款送禮、嚴打節日腐敗的一道道禁令密集出臺。 今年8月31日,距離中秋還有半月之際,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長黃樹賢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調研時就提前打出“預防針”,強調要緊盯中秋、國慶節點,持續發力加壓,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四風”問題,確保節日期間風清氣正。 除了中紀委,日前,最高檢針對中秋國慶節點下發通知,要求盯住“關鍵的少數”,抓住各種隱形變異問題,經常抓、抓經常、抓出習慣和長效。要加強對檢察人員八小時之外和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和網絡圈等方面的了解,全面掌握思想動態、社交活動、家庭生活等方面情況,教育引導檢察人員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中央紀委駐科技部紀檢組也在近期向科學技術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日報社、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機關等綜合監督部門發出通知,要求2016年中秋國慶兩節期間繃緊紀律弦,廉潔節儉過節,防止節日期間“四風”反彈。 這其中特別提到了,集中排查公款收送月餅等節禮電子券、濫發津補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情況。 此外,中央直屬機關紀工委和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也針對“兩節”進行廉政部署。 中央直屬機關紀工委要求,集中排查公款收送月餅等節禮電子禮券、公款吃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和實物、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不正之風,加強對黨員干部離京報備和請假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公布舉報網址,要求各部門要將中秋和國慶期間的監督檢查情況分別于9月20日和10月10日前報紀工委。 緊盯隱性腐敗:多地嚴查違規收受微信紅包 十八大以來,禁令之下的中秋節,“天價月餅”鮮見蹤影,高端禮品餐飲市場應聲遇冷。然而,嚴令之下,不斷翻新的送禮方式,更加隱蔽的貪腐行為,也挑戰著節日禁令。 根據中紀委網站的相關數據,嚴令之下,2014年和2015年中秋節期間,全國共點名通報1000余名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當大包小包的登門送禮變成快遞、微信送禮,當明目張膽的公款吃喝變成高端會所的隱蔽奢靡,腐敗“隱身衣”需要更為精細的反腐舉措。 觀察可見,今年各地發出的中秋反腐禁令中,特別強調了對一些隱性腐敗的打擊力度。 今年中秋前夕,貴州省紀委要求,對出入隱秘場所、組織隱秘聚會,潛入地下、改頭換面的行為從重處理。同時,追究提供場所、經費和報銷便利條件的相關單位及其責任人員的責任。 一些地方還將反腐舉措細致規定到微信紅包。內蒙古自治區紀委要求,盯兩節期間違規發放津補貼和獎金,違規收受微信紅包和其他形式的禮品禮金消費卡。 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要求,嚴禁違規收送禮品、禮金、會員卡、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代幣購物券(卡)和電子紅包等。 廈門市要求,嚴禁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和個人的禮品、禮金或會員卡、購物卡、支付憑證、提貨券、電子預付卡、微信紅包等。(完) |
相關閱讀:
- [ 09-13]拉票賄選案的查處樹立了執政黨反腐倡廉厲行法治的權威
- [ 09-10]15省份撤銷廉政賬戶 “兩立兩廢”體現中國反腐特色
- [ 09-09]多地撤銷廉政賬戶:不給貪腐留退路 反腐建設關口前移
- [ 09-07]杭州峰會帷幕落下,反腐大網正在拉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