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央深改小組27次會議 近3年中國突破哪些關口?
2016-09-15 18:29: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晨 王祥楠 |
分享到:
|
工作重點: “方案”與“方法論”并重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看來,歷經30余年改革,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怎樣沖破既得利益階層的阻力,這是關鍵。”許耀桐表示。 如何啃下“硬骨頭”?一靠“改什么”,二靠“怎么改”。 先看“改什么”,即具體的改革方案。 據本報統計,近3年,中央深改小組已審議及審議通過160余份規則、方案、意見等重要文件,從覆蓋面看,堪稱“全面”。 這些文件中,有的是具有頂層設計性質的改革總體方案;有的是涉及多部門、跨不同領域,牽一發動全身的突破口;還有的是具有積極探路性質的改革試點。而文件涉及的領域,既涵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基礎性問題,也包含戶籍制度、考試招生制度、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等具體的社會熱點。 以推進依法治國為例,據本報統計,這個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在前19次會議中相關議題討論多達1/4,在既有27次會議中,討論多達15次,出臺了包括完善法律援助、立案登記制、公益訴訟等一系列重磅改革。 具體的時代命題并非一成不變。2014年6月6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三次會議提出,“有利于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此后,小組會議還曾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 有關文件甫一通過,相應措施和督促就緊跟出臺,是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一大特點。比如民生領域的公立醫院改革。2015年4月1日,中央深改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通過《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4個月后,當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布,下半年有兩大改革任務要完成,一是10月底前在全國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二是12月底前在100個試點城市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再看“怎么改”,即“改革方法論”。 針對改革“方法論”,中央深改小組歷次會議均有闡述。 如,要辯證看待“深改”。會議多次談到“既要”、“也(又)要”。2014年6月6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三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推進改革既要管宏觀,也要統籌好中觀、微觀”;2015年1月30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九次會議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取勢,又要取實”、“有效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2015年2月27日,中央深改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 如,要“狠抓落實”。2014年6月6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三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目標是否堅定,決定改革的成敗;落實能否到位,決定藍圖的實現”;2014年9月29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改革推進到哪里、督察就跟進到哪里”;2016年1月11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二十次會議指出,“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2016年7月22日,中央深改小組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既要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要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 再如,領導干部要有“改革思維”。中央深改小組第十一、十二、十四次會議,曾多次關注“改革思維”話題,談及領導干部要“自覺運用改革思維謀劃和推動工作,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改革推進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進到哪一步”;“ 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激勵干部勇挑重擔”;領導干部要“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
相關閱讀:
- [ 06-30]從“體檢”到“防治” 國家審計試解深改難題
- [ 12-28]中央深改組@您:2015年哪些改革紅利落在您頭上?
- [ 03-09]2015年 盼深改帶來更多實惠
- [ 12-05]中央深改小組7次會議回顧:塑造“常態” 突出“精準”
- [ 07-25]“輔助性原則”不能在全面深改中泛用
- [ 03-25]央企“深改”起跑 細則需看國資委“臉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