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中秋時間”與家國情懷
2016-09-16 07:14:46?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新華社記者蘭紅光 攝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2012年11月習近平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更是強調指出,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對祖國的熱愛,推動著國家富強一步步從夢想走進現實。 古今興盛,皆成于實。家國情懷是“中國夢”的臍血,“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脈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習近平鏗鏘話語,就已點明了當代共產黨人責任和擔當。 《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稱,“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它是對自己國家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體現,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密碼。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家國情懷源遠流長。習近平的家國情懷,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堅實步履中不斷書寫精彩華章。 剎住公款送禮吃喝之風 “過一個風清氣正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渴望團聚是濃濃的中秋情,賞月、吃月餅是中秋的傳統習俗,但前些年公款送月餅之風盛行,一些商家打著“高端定制”的幌子推銷高價月餅,“四風”問題總是披上各種各樣的隱身衣,借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悄悄復活”。 2013年秋天,十八大后以八項規定為起始的正風肅紀舉措,迎來第一個中秋國慶“雙節”檢驗。當年8月,中紀委要求堅決剎住“兩節”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切實鞏固改進作風的成果。 同年中秋節前夕,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特別強調,中秋節、國慶節就要到了,要堅決剎住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過一個風清氣正的節日。 同年中秋節后不久,9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提出“以重要節點抓黨風”。他指出,今年中秋節中央紀委抓月餅,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抓這后面隱藏的腐敗。抓了中秋節抓國慶節,抓了國慶節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節,抓了春節抓清明節、抓端午節,就這么抓下去,總會見效的,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在習近平此次講話之后,包括賀卡禁令、爆竹禁令等等,“逢節必令”成為中國各級黨政機關一種慣常舉措。 “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實,言必信、行必果”“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習近平這樣表明黨中央落實八項規定的決心。他一再強調要從中央政治局開始,從自己做起。 “八項規定,總書記帶頭踐行,其他哪個領導都不應該做不到。”這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內心真實的感受。 “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如今,節日反腐已成為中央反“四風”常態化的一個特征,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得到進一步扭轉。節假日中,“跑部進京”送禮的現象不見了,高檔煙酒“價量齊跌”,回歸理性,節日也因而返璞歸真,中秋節的月餅也找到了原來的“味道”。 |
相關閱讀:
- [ 09-15]習近平親授軍旗,新成立的這支部隊有多重要?
- [ 09-15]習近平這樣過中秋
- [ 09-14]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讓二十國集團成為行動隊 而不是清談館
- [ 09-14]最關心的事——習近平論脫貧攻堅
- [ 09-14]習近平授旗的新部隊是一支什么部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