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組1000天③:習近平的改革認識論
2016-09-26 10:51:1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新華網 陳俊松 【學習進行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認識好深改所涉及的各種關系,事關改革成敗。在中央深改組成立以來召開的27次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就如何認識深改各方關系、打好深改攻堅戰,做出了一系列精辟論述。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深改組1000天”系列之《習近平的改革認識論》,與您一起聽習近平講如何認識改革中的各種“關系”。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全面深化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當前,改革步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矛盾錯綜復雜,利益糾葛千頭萬緒,“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啃“硬骨頭”,就得理清和處理好改革的多種關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習近平是如何辯證地認識和處理這些關系的? 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全面深化改革,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這意味著深改不是“小修小補”。 “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改革和黨的建設改革緊密聯系、相互交融,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 言語之間,習近平的改革全局觀和戰略思維躍然而出。 在習近平心中,全面深改頭3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時期,2016年要力爭把改革的主體框架搭建起來。只有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籌兼顧、科學實施,才能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穩步前行。 近三年,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162份文件,頂層設計的改革“糧倉”不斷充實,其覆蓋面已讓“全面”一詞實至名歸。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調研。這是4月25日下午,習近平在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看望當年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右三)一家。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強調頂層設計,不是要忽視基層積極探索。改革要對準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就要善于從群眾關注的熱點尋找突破口。 解放思想、汲取群眾智慧一直為習近平所重視。習近平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 歷次深改組會議中,習近平多次強調,要重視基層探索,推動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良性互動。 在深改組第十七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中,他強調,地方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 頂層設計,看的是全局,體現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基層探索“摸著石頭過河”,瞄準的是縱深,在沒有先例的前提下“摸尋”規律,彌補經驗短板。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重點和起牽引作用的是經濟體制改革,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 習近平強調:“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一詞之改,鮮明地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市場”特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突破與創新。 要使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就必須將政府職能轉變作為主戰場,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深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管理,同時要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于“約束”政府行為,習近平總是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強調。 |
相關閱讀:
- [ 09-26]習近平的改革認識論
- [ 09-26]習近平致信祝賀我國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啟用
- [ 09-25]習近平致信祝賀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啟用
- [ 09-25]習近平的改革本質
- [ 09-24]習近平心中的改革時間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