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組1000天:獲得感來得如此真切
2016-09-26 21:48:04??來源:南方網高譚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改革,一場繼往開來的深刻革命,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至2016年9月24日已整整1000個日夜,新一輪改革大潮正在席卷神州大地。迎難而上,破局開路,近三年時間里,我國各領域改革不斷提速,改革舉措出臺的數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改革呈現的新特點、展現的新態勢、取得的新成果舉世矚目。(9月23日新華社) 深化改革1000天,夙夜在公砥礪行。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戰役全面打響,勇涉深水區、敢啃硬骨頭,改革巨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每一個改革動作都吸引著世界目光的關注,每一種改革努力都顯現著中央的決心和魅力,每一點改革成效都從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獲得感得到實實在在的體現。 以人民為中心――擲地有聲的改革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總書記當選第一天做出的這一表態,被國內外媒體普遍解讀為“中國新政”的風向標,而在過去的1000天里,習總書記在每次深改組會議上都會提到“人民”,“要科學統籌突出重點對準焦距,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是改革基調,也是莊嚴承諾,更是基于執政為民理念做出的正確抉擇,是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得到群眾普遍歡迎和積極響應的關鍵所在。 突出民生重點――執政為民的改革思維。陸續出臺的一攬子改革方案,無不凸顯出加快發展、改善民生這個宗旨,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的162份文件中,就有47件直接涉及社會民生改革,位列幾大改革之首。無論是宏觀層面“四個全面”、“五位一體”戰略和“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還是戶籍、醫療、司法體制等多領域改革的推進,無不著眼于補短板、解疾苦、釋紅利,著力于對接民眾所需、民心所盼,凸顯出問題導向、民生至上、靶向施策改革新思維。 一步一個腳印――抓鐵有痕的改革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生工作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著一件辦,不要貪多嚼不爛,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一諾千金,說到要做到,開空頭支票不行。正是因為真抓實干、精準發力,2012年到2014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5221萬人,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幅連續三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正是因為“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司法、財稅、戶籍制度、央企薪酬、考試招生、農村土地、公立醫院、科技體制等一塊塊硬骨頭被砸開;正是因為不遺余力突破“中梗阻”、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應對引領經濟新常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度推進,經濟發展保持中高速增長良好發展態勢,為可持續惠民生提供了堅實保障。 “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依靠所在,也是最終歸宿所在;把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重要評價標準,必然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進一步迸發全體民眾投身改革的極大熱情和磅礴力量,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致力鞏固和擴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砥礪前行。 (南方網高譚) |
相關閱讀:
- [ 09-26]深改組1000天:經濟體制改革譜新篇特約
- [ 09-26]【深改組1000天③】習近平的改革認識論
- [ 09-26]深改組1000天:供給側改革聚合經濟發展“洪荒之力”
- [ 09-25]深改組1000天①:改革的力量
- [ 09-25]深改組1000天:奏響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強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