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記者何雨欣)中國保監會近日發布關于防范不法分子冒充保險監管機構實施電信詐騙的風險提示。 保監會稱,近期,收到群眾反映,一些不法分子在廣東等地冒充保險監管機構實施電信詐騙,其基本操作手法如下: 首先,不法分子通過打電話等方式自稱是中國保監會或某保監局工作人員,告知保險消費者在某保險公司的保單逾期欠費,或某年某月在某保險公司某營業機構辦理的保單質押貸款未按期償還(保險消費者實際可能并未在該保險公司投保)。其次,不法分子進一步聲稱,現在保監會要求清理業務,匯總逾期繳費或還貸客戶清單,并恐嚇稱目前監管部門已介入,如果不按期繳納保費或償還貸款,將嚴重影響其權益。再次,不法分子要求保險消費者按其指引進行轉賬。最后,保險消費者還會收到手機短信或其他信息,稱如有疑問,可致電中國保監會官方投訴熱線12378求證。 為此,保監會提示,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是保險監管機構的天職,除處理信訪、投訴、舉報等涉及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事項外,保險監管機構不會針對具體保險業務與保險消費者溝通,更不會出現要求轉賬等涉及資金資產內容的行為。一旦有自稱中國保監會或某保監局工作人員聯系您要求轉賬等情況時,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時間向中國保監會或當地保監局舉報,中國保監會及各保監局聯系電話可通過官網www.circ.gov.cn查詢,相關情況也可通過撥打12378熱線反映。 |
相關閱讀:
- [ 09-20]用住房公積金補充養老保險違法? 專家建議:修法
- [ 09-08]保監會:保險資金可參與滬港通試點
- [ 09-08]虛假保險占電信詐騙4.5% 保監會曝光三種保險詐騙手法
- [ 09-08]人身險最嚴新規出臺:買保險陷阱少了 保障功能強了
- [ 09-07]滬指半日漲0.36%沖上年線 保險板塊異軍突起
- [ 09-07]汽車服務十大問題:新車捆綁保險銷售仍為“潛規則”
- [ 09-06]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就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答問
- [ 09-01]香港保監處:上半年內地客來港買保險飆升逾1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