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長征,才知道好日子從哪來” ——社會各界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長征主題展覽見聞 雖已入秋,但午后的北京仍然有些暑意。 10月3日14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西側,“英雄史詩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入口處排起了長隊。 軍事博物館的統計數據顯示,自9月23日開展以來,展覽觀眾總數已近6萬人,其中包括近100場集體參觀。 來自北京的退休工人鄭德和妻子牽著5歲的小孫子,跟隨人群慢慢往前走。“老伴腿腳不太好,難得出來一趟。”鄭德說,“長征的展覽應該好好看看,了解長征,才知道好日子從哪來。” 這幾天,趁著國慶假期來參觀展覽的人絡繹不絕。10月1日當天的參觀人數達到6300余人,好多都是全家一起來的。 郭自幸來自山西陽泉,退休前跟藥材打了一輩子交道。這次來北京,他們一家8口人的第一站,就是到軍博參觀長征主題展。 “參觀完長征,還要去天安門廣場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郭自幸說,“沒有革命前輩的犧牲,哪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一批又一批觀眾接踵而至,跟隨講解員的解說,緩步在展廳里仔細參觀。 在油畫《紅軍反“圍剿”的勝利》前,來自陜西西安的唐少偉,“客串”起講解員,為家人講述油畫反映的那段歷史故事。唐少偉是從新聞報道中得知展覽開幕消息的,帶家人來北京旅游,他專門安排了時間來軍博。 今年9歲的小學生張若琳,跟著爸爸、媽媽和外婆一起前來觀看長征展覽。長征的故事,張若琳在學校時就聽老師講過,但那么多的長征文物,她還是第一次見到。 在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一個個主題景觀前,在一個個史料文物展柜前,張若琳看得非常認真,時不時拉著爸爸媽媽問問題。 劉好雄一家來自陜西神木,對于紅軍的故事,他們并不陌生。 “類似的展覽,以前在延安看過。”劉好雄說,“但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再加上是在北京看,意義不一樣。” 觀眾留言臺前,5歲的小男孩楊海洋在家長的幫助下,用稚嫩的筆跡寫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英雄史詩,豐碑永存。” “他現在還小,理解不了什么是長征,但還是要帶他來,讓他有個印象。”楊海洋的外公退休前在一家國企工作。“長征精神要一代代傳下去。”他說。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記者梅常偉) |
相關閱讀:
- [ 10-03]千年古鎮譜新篇
- [ 10-02]憶80年前崢嶸歲月 國慶興起“長征游”
- [ 09-29]洋記者眼中的紅軍長征和新長征
- [ 09-29]【中外學者話長征】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 [ 09-24]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弘揚長征精神
- [ 09-24]【網絡媒體走轉改】不同人眼里的長征精神都有什么
- [ 09-24]【網絡媒體走轉改】不同人眼里的長征精神都有什么
- [ 09-24]習近平:銘記紅軍豐功偉績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