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商務部、工商總局近日提示,近段時間以來,個別不法分子假借辦理預付卡或預付消費的名義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給部分群眾造成經濟損失,應對此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提示當中介紹,此形式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征有:一是通過傳單、廣告、業務員推廣、購卡人員推薦等各種途徑公開宣傳;二是不以真實消費為目的,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向購卡人返還購卡資金、預付資金并支付一定利息;三是以購買“預付卡”“購物卡”或“預付消費”等名義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解釋了這種非法集資形式當中的奧秘。 楊偉東介紹,提示里說到的不是以真實消費為目的的,表面上給了錢,但不是用來買東西,相關機構也以高額的利息作為誘餌,來吸引消費者上當的做法。一般的消費者實際上就是把它作為一種理財產品或者投資方式,而不是真實的消費。這里的所謂的消費,只是一個幌子,只是一個名義,本質上是通過這種名義,來達到騙取消費者高額的資金的目的。 相關部門提示,此類運作模式實際上是變相承諾高額回報,違背消費服務的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參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廣大公眾應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消費,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楊偉東教授指出,要想徹底消除這種違法行為,需要三個方面共同努力。普通的消費者首先要辨識這種運作是不是真正為消費者著想的形式,特別是不能覺得這是有高額利息和回報,就不顧風險。從國家來說就是嚴厲打擊。從根本機制上來說,就是預防性的,如何采用有效機制來避免辦理這種卡,從交易的過程中就要制止這種行為。 |
相關閱讀:
- [ 09-26]香港前三季新股集資額領跑全球 全年或達2000億港元
- [ 08-17]e租寶案26人移送審查起訴 11人涉嫌集資詐騙罪
- [ 08-17]e租寶案26人移送審查起訴 11人涉嫌集資詐騙罪
- [ 08-16]e租寶案丁寧等26人被移送審查起訴
- [ 07-27]三明一養老院非法集資?部門:將督促做好相關工作
- [ 07-26]專家:建立打擊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平臺
- [ 07-26]扶貧縣近九成鄉被非法集資“洗劫” 慈善成斂財噱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