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電 (記者 李曉喻)“十一”黃金周,中國多地對狂奔的樓市踩下剎車。9月30日至10月6日短短7天內,已有19個城市出臺限購、限貸等樓市調控政策。 自9月30日晚北京率先加碼限貸后,天津、蘇州、鄭州、成都、濟南、無錫、合肥、武漢、深圳等近期房價猛漲的城市也相繼出臺了力度不一的限制性調控政策。 與此同時,官方還點名警告了一批涉嫌違法違規銷售、惡意宣傳炒作、嚴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 多地推出樓市新政的直接目的在于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打壓資產泡沫。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9月中國百城房價環比上漲近3%,漲幅較上月擴大0.66個百分點,漲勢已持續17個月。“6平米戶型賣出88萬元人民幣高價”“企業家賣掉企業炒房”等新聞頻現報端,投機性購房、恐慌性購房情緒彌漫市場。 考慮到當前實體經濟疲弱,抗風險能力不足,企業運行困難,房地產市場過熱不僅將挫傷投資實業的信心,使實體經濟進一步承壓,也將放大金融風險。 今年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明確提出要“抑制資產泡沫”,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高層已將一二線樓市“高燒”定性為資產泡沫,調控措施蓄勢待發。樓市傳統旺季在“金九銀十”,此刻加碼樓市調控,消解局部過熱風險,正逢其時。 近幾個月房價大漲與加杠桿、信貸過度擴張和土地供應直接相關。本輪樓市新政“對癥下藥”,以抑制投資投機需求為重點,或限購限貸,或限房價地價,或加強監管,短期料將為當前過熱樓市降溫。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收緊政策將強化近期購房者的政策預期,部分還沒有收緊的省會城市近期購房需求會積極釋放,導致量價齊升。他預計政策的真正效應將在明年出現,2017年二季度部分城市或將量價齊跌。但“此類市場拐點是周期性的,而非樓市實質性的下跌。” 要切實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還需解決兩大難題。 一是如何在土地供應上多出實招。分析人士認為,當前調控樓市的關鍵在于扭轉恐慌性購房預期,故增加充足的土地供應是關鍵一步。 中國指數研究院指數研究總監白彥軍認為,熱點城市應主動公布土地儲備和供應計劃,引導市場預期,抑制短期市場波動。對去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應執行區別于熱點城市的支持政策,引導信貸資金合理配置。 二是如何妥善拿捏政策力道。考慮到庫存高企的城市仍會有炒房需求,未來或有更多城市跟進收緊樓市調控,政策力度也將不斷強化。但在經濟下行壓力猶存背景下,如何適時適度調控樓市,不致因“用力過猛”給經濟帶來新的難題,將是對官方智慧和能力的考驗。(完) |
相關閱讀:
- [ 10-06]福州加碼調控樓市 啟動限購提升首付比例
- [ 10-05]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分城施策 考驗調控智慧
- [ 10-03]國慶多地加碼樓市調控 業內人士稱政策效應或明年出現
- [ 10-03]中國多地接連出臺樓市調控新政 能否穩住房價?
- [ 10-02]連續兩個月漲幅中國第一 鄭州重啟住房限購
- [ 10-02]“金九銀十”話樓市:多地調控政策升級能否穩住房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