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龐無忌)伴隨中國樓市傳統旺季“銀十”月的開局,多地房地產市場刮起調控風暴。從9月30日到10月7日,短短8天時間,北京、天津、成都、合肥、南京、深圳、佛山等20個城市密集發布樓市調控新政。業內人士稱,過去18個月一路飄紅的樓市可能即將迎來拐點。 一輪新政潮后,限購、限貸重出江湖,多地樓市溫度由沸點直入冰點,成交急速下降。 在房價漲勢洶涌的南京江北新區,升級版限購限貸政策發布后,開發商加推的新樓盤數量銳減,之前千百人爭搶、擁堵售樓處的景象也已不再,售樓處的上門訪客遠不如從前。據統計,“十一”七天長假期間(截至7日19時),南京共認購商品住宅1308套,創5年來新低,同期大幅下滑五成多。 北京二手房中介經紀人小李說,“這兩天觀望的人明顯多了,一些客戶本來已經決定簽約,但由于政策變化,臨時反悔,我們幾乎每個經紀人手中都有幾個這樣的案例”。 北京樓市新政要求首套首付比例不低于35%,二套首付比例最高達70%。小李告訴中新社記者,別看首套普通住房首付比例只上提了5個百分點,但對于很多成交價在400萬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的剛需戶型來說,這就意味著首付要增加10萬元至20萬元,這足以讓很多剛需購房者止步。而且由于大量客戶是“連環單”的換房者,二套房首付比例調高也讓不少人暫時擱置了換房計劃。 在北京工作7年的“85后”白領小王就遭遇“被新政”的情況。在9月最后一周,小王在南三環定下了一套40平米的二手房。但房子還沒網簽就遇上了政策收緊,首付提高。原本110萬的首付已讓他壓力不小,小王還為此申請了30萬元的裝修貸款。“等了這么多年才拿到購房資格,但這一下子就要多付10萬元首付,我不知道還能不能買得到這個蝸居小房”,小王說。 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北京區域,10月1日至6日,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網簽量僅為204套,與9月同期相比大跌73.7%,同比去年同期下跌42.2%;二手住宅網簽量僅為152套,與9月同期相比大跌96.5%。受信貸收緊影響,預計將有二至三成客戶或取消或延緩換房計劃。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天津、蘇州、東莞、惠州等前期樓市過熱并且有新政出臺的地方。如:天津區域,從我愛我家國慶假期期間二手住宅的實際交易量來看,與9月同期相比減少了50%。據預計,限購新政對非津籍客戶影響較大,需求量預計比上月將減少20-30%左右。 蘇州區域,新政發布后國慶期間的二手住宅交易量也明顯減少,咨詢了解新政詳情的客戶眾多,但實際有意愿出手購房的客戶大幅減少,恐慌氣氛迅速被觀望氣氛取代,市場明顯降溫,并回歸理性。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稱,節假日歷來是樓市交易的低谷。多地樓市調控政策出臺恰逢國慶長假,所以國慶節期間交易量的大幅回落,更多的是受國慶長假因素的影響。各地調控政策對抑制樓市量價非理性上漲的實際效應,需要到國慶節后的首個交易周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胡景暉認為,各地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都是對中央“因城施策”樓市調控精神的深入貫徹執行,是各地政府根據當地市場實際情況,出臺的非常具有針對性的調控政策,所以可以預見到的是,這些政策將對穩定當地房地產市場預期、消除恐慌、平抑房價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10月份,前期房價漲幅過快的城市的樓市交易量將逐步回落,房價也將逐步企穩并回落,全國樓市將開啟新一輪降溫周期。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指出,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這可能是信貸收緊的信號,疊加本輪調控潮,今年第四季度樓市降溫調整的可能性大漲。(完) |
相關閱讀:
- [ 10-08]福州加碼調控樓市 啟動限購提升首付比例
- [ 10-08]“京八條”為樓市去虛火 黃金周二手房成交降9成
- [ 10-08]房產稅并非抑制樓市泡沫必殺技
- [ 10-08]多城市黃金周期間出臺樓市調控政策 因城施策
- [ 10-08]國內樓市新一輪調控收緊 限購限貸為核心內容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