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股明確正負清單 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
2016-10-11 07:21: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企業去杠桿迎來首份頂層設計的綱領性文件。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作出工作部署。與此同時,作為《意見》的附屬文件,《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也細化和明確了債轉股的總體思路、實施方式和政策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強調,市場化法治化是本次債轉股的突出特征,這與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完全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債轉股也通過“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的方式明確了債轉股的政策邊界。業內人士稱,《意見》的出臺,不僅有助于改善部分有市場、信譽好的企業財務狀況,而且也為銀行化解不良資產增加了新的途徑。 綱領 頂層設計七策并舉 《意見》提出了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主要途徑。一是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資源整合與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形成降低企業杠桿率的長效機制;三是多措并舉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在做好存量資產清理、整合工作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予以盤活;四是多方式優化企業債務結構,降低企業財務負擔;五是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幫助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渡過難關;六是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因企制宜實施企業破產清算、重整與和解;七是積極發展股權融資,形成合理的融資結構。 近年來,我國企業杠桿率高企,債務規模增長過快,債務負擔不斷加重。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債務總額為168.48萬億元,全社會杠桿率為249%。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債務率高達156%,這已成為當前我國債務最突出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導致債務風險上升,并存在沿債務鏈、擔保鏈和產業鏈蔓延的風險隱患。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琦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我國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而且在鋼鐵、煤炭、房地產等行業,實體經濟去杠桿又與去產能、去庫存、補短板等任務相交織,更進一步加大了企業去杠桿的壓力,導致當前我國企業去杠桿工作效果顯著低于預期。作為企業去杠桿領域的首份頂層設計的綱領性文件,《意見》立足市場導向和問題導向,對下一階段企業去杠桿工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一是進一步厘清了降低企業杠桿率的總體思路,堅持市場化方向,有序開展,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二是進一步表明了堅決降低企業杠桿率的信心和決心,秉承法治化原則,通過營造良好的市場與政策環境,依法依規開展降杠桿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也介紹說,此次《意見》的一大特點正是明確了降杠桿的總體思路。要堅持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通過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針對財政政策將如何支持市場化降杠桿工作,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表示,已經研究出臺了比較全面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企業重組為例,只要符合一定條件的重組,在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相關的稅收方面都有相應的減免優惠。此外,還將深入推進收費和基金的管理改革。 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說,為了積極穩妥實現降杠桿的目標,貨幣政策應該做到松緊適度。他說,如果過度寬松,會造成全社會的債務規模在高位繼續攀升,降杠桿很難實現。如果過緊又可能使經濟增長滑出合理區間,同樣不利于降杠桿。因此,貨幣政策將繼續堅持穩健的基本取向,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為降杠桿營造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 |
相關閱讀:
- [ 10-10]債轉股要避免逃廢債和“甩包袱”
- [ 10-10]發改委談市場化債轉股:非免費午餐 政府不搞拉郎配
- [ 10-10]國務院:政府不強制企業、銀行及其他機構參與債轉股
- [ 09-07]中國一重擬推“債轉股”式定增
- [ 08-30]債轉股來了 對A股是利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