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于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最新發現是否可重復實驗的爭議持續發酵,引發了科技界甚至普通公眾的強烈關注。當眾多網友和公眾關注點落在“韓春雨是否造假”上時,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高福則表示,這并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13日,高福就此接受科技日報獨家專訪時說,對于這一事件要從三個層面來看:首先是科學發現是否真實,其次是問題出在哪里,最后才是大家熱議的是否造假。 高福表示,對于河北科技大學申請2億多元的經費,韓春雨團隊確實背負不起。但經費安排是否合適與他的研究是否可靠并無直接聯系,不要因此將其“一棍子打死”。韓春雨的發現是否真實,要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判斷。 發現是否屬實是關鍵 “如此重要的‘技術性’發現,各國科技界都急于使用推廣,所以目前要回答的問題是這個發現是否真實。”高福說。 在他看來,“這個發現是否真實”與“韓春雨是否造假”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他說,如果證明此發現可靠真實、但是SOP(標準作業程序)需要修正、提高,那就由全世界科學家共同完成。如果證明這個發現不真實,我們應該調查問題出在哪里,是不是實驗設計有瑕疵,是不是實驗試劑存在問題,等等。這個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條件比較多。 高福強調,科學發現從來都是“對”“錯”參半的,大家應該對這個背景有充分的認識。他說,科學求異、技術求同,求異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異”,可能不是“真實”的,可能是發現的“假象”。韓春雨的科學發現是“新”、也“異”,所以大家急著利用它推動科學進一步發展。 對于目前爭論最激烈的“韓春雨是否造假”,高福認為這是最后一個層面的問題,應該放在“科學發現是否真實”和“問題出在哪里”之后。他說,如果韓春雨是故意編出了結果,這就叫造假了,屬于學術道德問題。現在有科學家質疑韓春雨發表文章的數據和圖表存在問題,如果情況屬實,那已經構成學術不端。 韓春雨亟須確認發現是否可靠,而非“自證清白” 韓春雨為什么一開始就特別受關注?因為他的發現兼具科學性和技術性。NgAgo基因編輯技術不僅有科學上的開創性,更重要的是這個發現能應用到各個領域。高福表示,正是這個原因,在論文發表之初,全世界都很興奮。 現在,大家發現它不工作,并且實驗無法重復,這就引來了眾多質疑。韓春雨此前一直堅持,重復實驗失敗可能是細胞污染造成的。對此,作為生物學家,高福表示,做實驗全靠污染和不污染來判斷,是不合適的。 “韓春雨有義務、有責任幫助大家完成實驗,包括公開他掌握的數據和實驗過程。”對于韓春雨多次談及的“自證清白”,高福覺得這確實是沒必要。“作為科學家,現在首要的是搞清楚這個科學發現是否可靠。‘自證清白’說得好像是在追查造假了一樣,韓春雨現在要先談科學發現的可靠性與真實性。”他說。 |
相關閱讀:
- [ 10-04]世紀傳奇謝幕 化學泰斗、中科院院士蔡啟瑞辭世
- [ 09-12]中科院謝聯輝院士為建陽發展“綠色糧倉”開十二字良方
- [ 09-01]中科院發布"十三五"發展規劃 器官再造納入研發
- [ 08-18]中科院心理所兒童專注力科研成果正式落地廈門
- [ 08-16]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混編”科研奇兵,效果杠杠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