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穿什么衣服 艙內壓力服、工作服、企鵝服等配套使用 航天服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前者一般指乳白色的艙內壓力服,是保護航天員在太空中遇到壓力變化甚至真空狀態時的裝備,后者相當于一個迷你型的飛行器,讓航天員能在太空裸露環境中漫步或維修航天器。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任務期間,航天員沒有出艙的任務,因此不需要帶上艙外航天服。航天員在艙內穿的衣服則有好幾種。 這次航天員駕駛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對接后,從飛船進天宮前就要換上艙內壓力服,以免發生危險。在組合體內正常生活時,他們就脫下艙內壓力服,換上藍色的艙內工作服,按計劃進行各項科學實驗操作和安排各種活動。目前航天員在空間軌道中穿的衣服種類更多,穿著更加休閑舒適。運動服則是在組合體里進行鍛煉時穿的衣服。航天員穿的內衣和艙內壓力服、工作服、企鵝服等休閑服配套使用,具有一定的保暖、衛生和舒適性。 航天員在太空睡覺用睡袋,睡袋兜里配有眼罩和防噪聲耳罩,并且有鉤子和束縛帶,用來把睡袋固定在艙壁上,防止失重情況下飄移。 專家介紹說,這次給兩名“神十一”航天員每人帶了8套內衣,5天左右換一套,來保障一個月太空生活的衣著衛生。 “神十一”執行啥任務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執行什么任務?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的飛行乘組如何分工?發射前夕,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了“神十一”任務。 武平說,目前,天宮二號已經在軌運行1個多月,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和設備工作正常。同時,天宮二號已經調整至高度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建立起交會對接姿態和載人環境。天宮二號滿足載人交會對接條件和航天員駐留要求,已經做好了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的準備。 盡管神舟十一號飛船充分繼承了神舟十號飛船的技術狀態,主要功能和技術指標保持不變,但為了更好地完成神舟十一號任務,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驗證后續空間站技術,神舟飛船此次也進行了適應性改進。 武平介紹說,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飛船是在393公里高度的軌道交會對接,飛船返回地球也是從這個高度的軌道返回,比以往343公里軌道高了50公里,為此對軌道控制策略和飛行程序作了調整,使神舟十一號飛船能夠更好適應。本次任務優化調整了貨物裝載布局方案,進一步提高了本次飛行任務隨行運輸能力;為進一步提高飛船可靠性,新配備了寬波束中繼通信終端設備,顯著擴大了測控覆蓋范圍,提升了飛船姿態快速變化時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從而提高了航天員的安全性和航天器的可靠性;為驗證未來航天技術,滿足未來空間站交會測量設備長壽命使用要求,對神舟十一號飛船的交會測量敏感設備進行了升級換代。 武平介紹,景海鵬和陳冬均具備飛船駕駛、組合體管理、手動交會對接,以及故障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整個飛行任務期間,他們將在軌完成飛行器操控、在軌試驗、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科普及展示活動等生活和工作任務。 將進行四大類16項在軌實(試)驗項目 航天員太空挺忙的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組合”30天,意味著航天員有足足30天的“太空資源”,可以用來完成相應的科學實驗,以及需要他們自身參與的太空試驗。 這些任務不少都是面向空間站開展的技術驗證和實驗研究,為2018年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和長期運營驗證技術、積累數據。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這次航天員系統主要策劃了“人的健康方面的研究”“人的行為能力的研究”“人因工程技術的研究”“人的保障技術的研究”等四大類16項在軌實(試)驗項目。 空間站飛行,航天員一般要在太空駐留半年??臻g飛行對航天員物質營養代謝、航天員在軌味嗅覺變化規律、航天員在軌情緒調控評價技術的研究,就是希望獲得中長期飛行不同時段的變化數據,對空間站飛行的健康保障、心理支持、新技術應用進行驗證。在軌噪聲對航天員影響的研究,可以為未來空間站的聲學設計和航天員聽力保護提供數據支撐。 通過在軌飛行對腦力負荷影響的研究、航天員在軌眼手協調性的測試研究所獲得的數據,航天員系統的專家可以更好地了解航天員的認知能力,為航天員安排合理的工作機制。 這次任務,也安排了航天員參加和維修操作、人體運動學特性測試相關的項目。太空跑步機是未來空間站使用的非常重要的鍛煉、防護設備,這次“神十一”航天員要利用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機會,完成太空跑臺束縛系統技術驗證,發現哪里需要調整。 理想的太空生活,應該是零排放、廢物廢水全循環利用,環控生保系統將在空間站發揮相關作用。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實驗的目的包括研究微重力環境下植物根部水分和養分供應等空間植物栽培關鍵技術,為下一步在空間站種植可口、營養和安全的新鮮蔬菜奠定技術基礎。 腦機交互技術在軌適用性的驗證實驗的目的是獲取航天員在軌腦電等生理特征的天地差異,為腦機交互技術在未來的載人航天應用奠定基礎。航天專家希望能借此幫助搭建滿足航天在軌實驗要求的完全由意念控制的腦機交互實驗平臺,初步驗證意念控制在航天任務中的可行性。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訓練模擬器研究室主任晁建剛介紹說,針對每一次飛天任務,航天員在地面時都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這次模擬器按照“神十一”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狀態設定艙內環境,與真實飛行器保持了一致的狀態。 航天員首餐吃什么 本報酒泉10月17日電 (馮華、朱霄雄)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透露,飛船17日7時40分入軌,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享用第一頓美餐是11時許,兩個人一起共吃了8種食品。分別是主食:五谷餅干;副食:蘋果罐頭、五香鰈魚、香辣豆干、醬香雞肉腸、美味雪菜;飲品:檸檬茶、溫胃飲。 “航天員處于失重環境適應期時,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欲不強。配置具有健脾養胃功能的食物,如粥和溫胃飲,其他食物主要由清淡、易消化即食食品組成?!辈芷礁嬖V記者。 據介紹,為了高效保障航天員的營養健康,本次任務進一步豐富了航天食品的種類,配置了百種航天食品,分為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六大類,食譜周期達到5天,膳食結構更加科學。 曹平告訴記者,當航天員工作負荷較大,任務安排緊張時,為節省時間,方便進食,食譜主要由能量密度相對較高的即食食物組成,如巧克力、高能壓縮餅干、即食牛肉等。而當航天員進入適應期后,飲食則會盡可能接近地面飲食習慣。同時,由于本次任務飛行時間明顯延長,為了緩解失重環境對人體的影響,還增加了富含維生素D和不飽和脂肪酸、促進Na排出以及粗糧類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鏈接】 三大精彩看點 “天上的生活”。航天員在軌飛行時間長達33天,是我國迄今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體現出我國載人航天發展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看點。針對本次任務要求和特點,飛行期間航天員將實行“6 1”也就是每周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 “天上的實驗”。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后,將開展多項有人參與的科學技術試驗,凸顯了人在載人航天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比如,首次開展我國航天飛行中的醫學超聲檢查,可以實時檢測航天員心臟和血管等方面功能。他們也將參與應用載荷技術試驗,更換空間材料制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還將開展在軌維修試驗,進行人機協同驗證。 “天上的科普”。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期間,開展的科普項目也很精彩。比如,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3個獲獎項目,即“太空養蠶”“雙擺實驗”以及“水膜反應”。航天員將在軌完成這些實驗,幫助中小學生認識了解微重力環境中事物的狀態變化。 文字采寫:余建斌、馮華 圖片來源:新華社、人民視覺 版式設計:蔡華偉 |
相關閱讀:
- [ 04-15]“神十妹”王鵬鵬:將“嚴慎細實”融入職業秉性 追求成功是快樂的成果
- [ 03-29]神十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 [ 01-06]神十交會天宮
- [ 12-19]“神十”搭載的50個航天農業品種首次亮相農展會
- [ 11-02]神十航天員獲得2013年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特別貢獻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