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他的作家“朋友圈”
2016-10-19 14:58:12??來源:文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趙舒文 |
分享到:
|
習近平與賈平凹 也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曾與賈平凹有過一段親切的交談。總書記問賈平凹:“有沒有新作?”賈平凹說,“我剛出版了一本叫《老生》的長篇小說。”習近平說:“好啊。你以前的書我都看過。” ▲作家賈平凹 從《浮躁》到《廢都》,再到《秦腔》《古爐》,賈平凹筆下的文字精準而深刻地描繪著一幅幅中國當代百態的畫卷,書中的細節、人物、情感、時代感真實而震撼,更像是一部了解中國鄉村人情世故、百姓生存現狀的“百科全書”。難怪習近平總書記愛讀賈平凹的作品。只要是扎根人民、關心百姓的文學作品和作家,總是會受到總書記的重視和關注。 習近平與柳青 哪怕未能當面交流,習近平也與一些優秀作家神交已久,比如人民作家柳青。 習近平對柳青“深入到農民群眾中去,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的文學道路,對其代表作《創業史》,都給予過充分肯定。他說:“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縣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來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廠的作家、編劇王愿堅。他對我說,你到農村去,要像柳青那樣,深入到農民群眾中去,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柳青對陜西關中農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筆下的人物才那樣栩栩如生。柳青熟知鄉親們的喜怒哀樂,中央出臺一項涉及農村農民的政策,他腦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農民群眾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作家柳青 當年,柳青深入長安縣農村皇甫村蛤蟆灘,與農民群眾朝夕相處,同甘共苦,寫出了《創業史》這部鴻篇巨制,塑造了青年農民梁生寶、徐改霞、老一代農民梁三老漢等至今仍具有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農民形象。而柳青也正是路遙在寫作道路上的導師。 在習近平與作家藝術家朋友們交往的點點滴滴中,無不透露著他對文藝創作和文藝作品價值的深刻理解:要緊緊依靠廣大文藝工作者,誠心誠意同文藝工作者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傾聽他們心聲和心愿。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也是作家藝術家最大的幸福。 |
相關閱讀:
- [ 10-19]這些作品,影響習近平數十年……
- [ 10-18]習近平會見蒙古人民黨主席、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
- [ 10-18]王毅談習近平主席訪問柬埔寨、孟加拉國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 [ 10-18]習近平訪柬埔寨孟加拉國 拓展“一帶一路”之旅成果豐碩
- [ 10-18]習近平為扶貧攻堅戰加油 脫貧進入"更快更準更強"節奏
- [ 10-18]攜手規劃金磚國家發展新藍圖——記習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 [ 10-18]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大“金磚”力量——解讀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上的講話
- [ 10-17]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上所作重要講話引起廣泛關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