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網約車新政正式實施,從國家法規層面首次明確網約車合法地位;首個防霧霾口罩國標落地,今后防霧霾口罩再想要“渾水摸魚”就難了;800公里以下航線和800公里以上部分航線的票價將由航空公司依法自主制定……自今日起,多個新規開始實施,涉及社會生活多個方面,哪些可以做,哪些被禁止,界定明確,提醒公眾和有關機構留意。 【網約車新政今起正式實施 誰能運營網約車?】 交通運輸部等7個部門聯合頒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將于11月1日起施行。《暫行辦法》將網約車這種具有創新意義的事物納入出租汽車管理范圍,從國家法規層面首次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 根據規定,私家車轉為網約車需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7座及以下乘用車;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星定位裝置、應急報警裝置;車輛技術性能符合運營安全相關標準要求。同時,網約車行駛里程達到60萬千米時強制報廢;行駛里程未達到60萬千米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 規定對網約車駕駛員也明確如下要求: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并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歷;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吸毒記錄,無飲酒后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無暴力犯罪記錄;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中國首個防霾口罩標準實施 兒童標準存空白】 種類繁多,缺少統一標準,目前口罩市場亂象叢生,不少產品打著防PM2.5的名號,防護效果卻不理想,今后防霧霾口罩再想要“渾水摸魚”就難了。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將于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中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明確表示“不適用于嬰幼兒、兒童呼吸防護用品”。 防護效果是該標準的核心指標。防護效果級別是根據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空氣質量類別設置的,由低到高依次分為四級:D級、C級、B級、A級。按照國標規定,口罩佩戴后能將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過濾后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 【民航票價改革:800公里以下航線實現票價自定】 由民航局、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深化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票價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于11月1日起實施,通知要求進一步擴大市場調節價航線范圍,800公里以下航線、800公里以上與高鐵動車組列車形成競爭航線旅客運輸票價交由航空公司依法自主制定。 同時,航空公司制定、調整市場調節價航線的具體票價種類、水平、適用條件,至少提前7日向社會公布。在全票價基礎上,航空公司各航線票價上調幅度累計不得超過10%,每航季票價上調航線不得超過10條。 【醫療質量管理明晰責任 鼓勵上報醫療質量不良事件】 國家衛計委10月公布《醫療質量管理辦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辦法》要求,建立醫療機構醫療安全與風險管理制度。鼓勵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上報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促進信息共享和持續改進。 《辦法》要求明確醫療質量管理的責任主體、組織形式、工作機制和重點環節。明確醫療機構是醫療質量的責任主體,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是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 【企業違規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將被列入“黑名單”】 國家稅務總局9月27日發布《關于實施違規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機動車企業名單公示制度的公告》,決定實施違規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機動車企業名單公示制度。該《公告》自11月1日起施行。 《公告》稱,稅務總局將不定期公示違規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機動車企業名單,名單信息可以在稅務總局機關網站查詢。機動車企業包括機動車生產企業和機動車經銷企業。 機動車企業出現以下情形將被列入“黑名單”:未按實際銷售機動車輛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開具發票2次以上(含2次)或者情節嚴重的;銷售同一輛機動車在違規低價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同時,再開具其他增值稅發票造成少繳車輛購置稅2次以上(含2次)或者情節嚴重的;其他違反發票管理規定開具發票造成少繳車輛購置稅2次以上(含2次)或者情節嚴重的。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管理新規實施】 財政部、教育部近日宣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管理辦法》自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管理辦法明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用于支持中央高校開展自主選題研究工作,使用方向包括:重點支持4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優秀學生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支持優秀創新團隊建設;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基礎性、支撐性和戰略性研究;加強科技基礎性工作。 管理辦法規定,基本科研業務費不得開支有工資性收入的人員工資、獎金、津補貼和福利支出;不得購置4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不得分攤學校公共管理和運行費用;不得作為其他項目的配套資金;不得用于償還貸款、支付罰款、捐贈、贊助、投資等支出;也不得用于按照國家規定不得列支的其他支出。 |
相關閱讀:
- [ 11-01]臺當局遏止違規網約車擬出新規:最高可罰2500萬
- [ 10-30]廈門網約車意見稿出臺 目前有7成網約車不達標
- [ 10-29]11月一批民生新規即將施行 網約車納入監管
- [ 10-29]廈網約車四大熱點問題 軸距排量的“及格線”合理嗎?
- [ 10-28]莆田網約車須為本地牌照 門檻提高有司機退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