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1日發布《2016年秋季開學暨年度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專項督導報告》。報告顯示,從專項督導情況看,絕大多數地區和學校秋季開學工作平穩順利、井然有序,但部分地區和學校在校園安全、規范辦學、辦學條件方面仍然存在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8月17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通知,在全國組織開展2016年秋季開學暨年度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督導檢查工作。9月6日至24日,在各地自查抽查的基礎上,采取教育部黨組成員帶隊重點督查和部分省份教育公安部門聯合交叉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國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秋季開學暨年度重點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實地督導。 從專項督導情況看,絕大多數地區和學校秋季開學工作平穩順利、井然有序,但部分地區和學校在校園安全、規范辦學、辦學條件方面仍然存在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是安全管理工作仍有漏洞。部分地區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監管不嚴格,落實不到位,協同不積極,安全工作亟待加強。一些地區部分學校食材采購的索證制度不健全,留樣制度執行不規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部分地區中小學校校園安全設施不完善,安保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部分地區私自搭乘農用車、非法營運車輛上下學現象仍然存在,個別校車仍存在準駕不符、超載等現象,安全隱患較為突出。部分地區學校周邊綜合治理落實不到位,學校門口沒有減速帶或設立的減速帶出現了嚴重破損,學校門前占道經營現象仍然存在。近期一些地區相繼發生多起學生溺水、交通事故等,折射出安全教育仍存在死角,亟待加強。 二是規范辦學工作仍有不足。部分地區未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措施,課程設置隨意,教學進度超前,“擇校”“大班額”和教育“三亂”現象仍然存在。個別地區一些學校在課程的設置、實施上存在隨意行為,沒有按照相關要求開齊開足課程。個別地區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小學化”傾向較為嚴重。個別地方和學校亂收費問題還比較突出,中小學和教師違規有償補課、強制學生征訂教輔資料、牛奶、買保險等問題仍然屢禁不止。部分地區控輟保學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三是重點工作落實仍待加強。部分地區和學校領導班子“一崗雙責”責任意識欠缺,重業務管理,輕黨建工作。對部分學校師生員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現象敏感性不強,對學校師生員工思想動態和社會輿情把握不夠及時、準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部分地區城鎮教育資源配置不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入園難、入學難現象仍然存在,大班額現象較為嚴重。部分地區鄉村優質教育資源緊缺,教師隊伍存在結構性失調和年齡老化問題,學校功能教室、生活用房、體育場地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部分地區政府管理教育還存在越位、缺位、錯位現象,教育法治化和標準化建設滯后。學校自主發展、自我約束機制尚不健全,辦學活力不足,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高。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以開學督查為契機,正視問題,落實責任,加大力度,整改不足,認真解決學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依法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均衡配置縣域內公共教育資源,切實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進教育公平。 加強統籌協調,提升安全防控水平。一是加強校園安全風險防控,印發《中小學校園安全防控專項督導辦法》及評估指標體系,強化校內保衛力量規范化建設,加強學校技防設施建設,完善和落實校內安全管理制度,切實做好校園擁擠踩踏、火災、食品安全、危險品、校園欺凌等重點領域安全治理,盡最大努力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二是做好校園周邊綜合治理,積極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完善校園周邊交通標志和交通安全設施,完善警校聯動,落實“高峰勤務”模式,動態掌握校園周邊地區不穩定因素,努力消除安全隱患。三是堅持校車安全治理常態化,加強對學生、家長和駕駛員的安全宣傳教育,依法查處校車超速、超員、不按審核路線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車輛接送學生等問題。四是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新安全教育形式與載體,普及預防各類安全事故的基本知識,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 加大整治力度,消除違規辦學行為。一是堅決治理和嚴肅查處違規補課、有償補課和亂收費等社會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反映的問題及時核查處理,及時向社會公布查處結果。二是完善控輟保學部門協調機制,落實兒童家長和其他監護人責任,加大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確保鄉村適齡兒童不因學習困難或家庭困難而輟學。三是切實加強對各類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動態監管,定期對“小學化”現象進行專項檢查,對違反規定的,責令其限期整改。充分利用各種傳媒宣傳科學的學前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和幼兒園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進行保教工作。 強化責任意識,做好重點工作落實。一是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管黨治黨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及時把握師生員工的思想動態,做好輿情應對,增強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教育一體化,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做好城鎮學校布局規劃,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努力辦好鄉村教育,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城鄉教師交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合理分流學生,逐步消除大班額現象。三是及時制訂、完善教育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體系,推動依法治教,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轉變教育管理方式,落實學校辦學主體地位,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校內涵發展。 |
相關閱讀:
- [ 10-30]教育部官員:明年實施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國家標準
- [ 10-28]樸槿惠親信女兒走后門上名校?韓教育部將著手調查
- [ 10-27]教育部:加強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頂層設計
- [ 10-20]教育部考試中心:別慌!高考大綱新加內容不難
- [ 10-14]教育部談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修訂:體現素養導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