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加快形成
2016-11-12 12:00:2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
經濟日報原標題:前三季度29省份GDP數據顯示各地經濟運行平穩,改革舉措逐步見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加快形成 題要:截至目前,國內已有29省份發布了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數據。數據顯示,各地經濟運行態勢總體上呈現平穩運行特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并逐步收到實效,新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新動能正在加快形成—— 近期,全國各省份陸續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截至11月8日,除遼寧和西藏外,其余29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已經出爐。從各省份公布的數據看,今年前三季度,有12個省份的經濟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加快,7個省份的增速與上半年持平,10個省份的增速則有所放緩。 有關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各省份經濟運行態勢總體上呈現出平穩運行的特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并逐步收到實效。各地方新舊動能轉化加快,新動能對地方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突出。 多省份經濟增速高于6.7% 國家統計局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7%,與上半年持平,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好于預期。 從已經公布的成績單看,各省份經濟運行態勢總體上呈現出平穩運行的特征。在29個省份中,只有山西的經濟增速為4%,較上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明顯慢于全國6.7%的增速;黑龍江省GDP增速為6.0%,亦比全國增速慢0.7個百分點;其余27個省份的增速均與全國增速持平,或者快于全國增速。 分區域看,東部地區的10個省份中,北京和上海的GDP增速與上半年持平,且均為6.7%;河北、福建、山東的GDP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升,升幅在0.1至0.2個百分點之間;天津、江蘇、浙江、廣東、海南5個省份的GDP增速則有所放緩。 在中部6個省份中,山西、安徽、河南的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加快。其中,作為傳統產煤大省的山西,在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6.1%的背景下,GDP增速反而加快0.6個百分點,表現搶眼。江西、湖南兩省GDP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湖北的增速則較上半年放緩0.1個百分點,但比全國增速快1.4個百分點。 在西部地區已經公布成績單的11個省份中,陜西、重慶、云南、寧夏的增速有所加快。其中,重慶市增速為10.7%,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首位。四川、內蒙古、貴州的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其中,貴州省以10.5%的增速,繼續位居各省份GDP增速排名的次席。廣西、新疆、甘肅、青海的GDP增速有所放緩,降幅在0.1至0.3個百分點之間。 在東北地區,吉林省的GDP增速為6.9%,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多個季度以來首次快于全國GDP增速。遼寧的GDP增速尚未公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從已經公布的成績單看,各地在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平穩的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在穩步推進,許多省份的改革舉措已經見到實效。 去產能方面,山西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曉東表示,前三季度,山西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6.1%,鋼材產量下降1.1%;生鐵產量下降0.8%。 山東省已經完成國家下達的生鐵和粗鋼各27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關停煤炭產能1336萬噸,占年度計劃的82.2%。前三季度,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7%。 去庫存方面,9月末,湖南省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3.6%,比年初減少116萬平方米。河南省全省商品房庫存1.22億平方米,比上月減少362萬平方米。 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在減少。8月末,河南省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下降0.1%,已連續5個月下降,比上年全年回落7.1個百分點。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9.4%。 去杠桿方面,前8月浙江省企業直接融資增加1836.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6%,分別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下降0.4個和1.7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文森表示,8月末,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5%,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杠桿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內。 降成本方面,貴州省通過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物流成本、融資成本、稅費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政策措施,累計為企業減負近500億元。 補短板方面,甘肅省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在100個村開展旅游扶貧試點,在1641個貧困村開展電商扶貧,1977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工率達94.59%,14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已開工13.3萬戶,棚戶區住房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12.32萬套(戶),開工率為94.2%。 廣西在薄弱領域的投資增長明顯較快。前三季度,農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業、信息傳輸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8.0%、22.0%、16.5%和43.9%。 |
相關閱讀:
- [ 11-12]漳州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推進會召開
- [ 11-11]發改委:前10月中國經濟運行平穩 打好穩增長組合拳
- [ 11-11]“雙11”:民眾“身體誠實”地擁抱新經濟
- [ 11-11]臺學者:蔡英文失去美國靠山 經濟靠大陸安全要自負
- [ 11-10]網約車如何在發展與監管之間“踩鋼絲” 業界專家學者共話共享經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