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溫州11月12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等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共抓獲冒充公檢法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101人,涉及案件135起,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在這起案件的偵辦過程中,公安機關發現,犯罪分子組織嚴密,分工明確,他們依據詐騙劇本和掌握的受害人個人信息,實施精準詐騙;團伙采用公司化管理,每天晚上還會組織開會、對當天詐騙情況進行復盤和總結……最終,公安機關經過分析研判、擴線深挖,對支撐電信網絡詐騙的多個環節實施全鏈條打擊。 冒充公檢法機關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危害巨大。今年4月,溫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發現這類案件大部分系臺灣人作案,犯罪窩點多在柬埔寨境內。隨后,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下,浙江省溫州、金華等地公安機關民警赴柬埔寨開展案件調查偵辦工作,成功抓獲39名犯罪嫌疑人。據這些犯罪嫌疑人介紹,他們會在前期設計劇本時不斷分析受害人的心理,讓其產生恐慌,一步步誘導受害人“入局”。 犯罪嫌疑人說:“會有一份稿,就是劇本,讓他們先去熟讀,然后兩個人之間相互聯系,一個人當客人,一個人當客服。我們分一線、二線、三線。一線的話,可能三五天左右就會讓他們接電話試試看。” 而犯罪嫌疑人所說的“一線、二線、三線”,對應的就是“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過程中他們所扮演的各個環節,層層設套。據南京市公安局刑偵局副局長諸和平介紹,一線話務員的底薪是五千塊錢,沒騙成一單提成5%。一線話務員工作熟練之后,馬上轉到二線、三線。二線三線收入很高,沒有底薪,但提成是8%,這個提成是很高的。” 詐騙團伙采取專業化、公司化的犯罪模式。每天按照北京的工作時間實施詐騙,晚上還有雷打不動的總結會,提高全體成員的所謂“業務水平”。犯罪嫌疑人說:“會把當天騙取成功的受害人名字、金額、接線人員是誰操作的,用紅筆在黑板上公布出來。到了二線上,不管騙沒騙成功,都要對一遍,讓一線人員不斷‘完善’自己,盡可能提高成功率。” 為了提高團伙成員的工作效率,團伙頭目還制定所謂業務考核細則,一線話務員每天必須騙兩名受害人,讓受害人相信二線是所謂的公安電話,否則就要罰抄三遍詐騙稿,而如果當天有大宗詐騙金額進賬,就會允許女成員放假一天去購物,男成員可以外出喝酒。“只要開了‘大單’,他們就會出去吃喝嫖賭,揮霍得非常厲害,花錢像流水一樣。” 一通詐騙電話的撥出,除了一線話務員與受害者直接通話,其背后有買賣公民信息的黑色產業、提供線路的線路商、提供改號服務的平臺商等;一筆詐騙資金的轉移,除了話務員的層層誘導,背后還有販卡商提供大量銀行卡、有‘車手’負責提取現金等。 在摧毀詐騙窩點后,專案組民警通過對資金流、網絡流、人員流的分析研判,深挖支撐電信詐騙的各大環節,開展多輪抓捕行動,又抓獲犯罪嫌疑人62名,共搗毀3個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涉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35起,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溫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王造說:“我們以帶回窩點的部分人員為起點,最后拓展出七八個環節,包括線路支撐、冒充公檢法機關改號等等,一個個環節緊盯不放,盡量做到斬草除根,一百多號人就是一個個環節、一伙一伙地帶回來的。” |
相關閱讀:
- [ 11-11]揭秘“臺灣式電信詐騙”:冒充公檢法 窩點3個月轉移
- [ 11-11]揭秘“臺灣式電信詐騙”:冒充公檢法 窩點3個月轉移
- [ 11-10]專家建議“電信詐騙”提法統一定義為“通訊信息詐騙”
- [ 11-09]廈門思明警方近日抓回兩名涉嫌電信詐騙的逃犯
- [ 11-05]最高檢:11個月內批捕1.3萬余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