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聚焦個人信息安全保護 “烏云”逐步肅清
2016-11-14 07:46:42?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趙舒文 |
分享到:
|
安全產業或將迎來高速增長 從企業自發重視到法律強制要求,在新技術變革以及政策強化的雙重驅動下,網絡安全產業將迎來高速增長。 作為我國領先的網絡安全基礎設施提供商,今年,中科曙光首次提出“安全大數據”概念,并率先推出了安全大數據相關解決方案,倡導構建以安全可控設備支撐的網絡設施安全,進一步確保網絡安全。 “這個法律的出臺是對技術和產品開發者的考驗,更是肅清‘網絡烏云’的重要標桿,對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基石。”中科曙光總裁歷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網絡安全法》對當前我國網絡安全方面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對減少網絡安全威脅、明確網絡安全管理標準、促進網絡安全技術和產品開發等都有重要意義。” 歷軍透露,曙光將以《網絡安全法》作為參考依據,向網絡安全領域大力投入研發資源。 國內相關產業迎來利好的同時,并不意味著國外的技術和標準將被限制。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表示,現在的網絡安全問題已不局限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內部,它也不是哪一個國家所能單獨應對,網絡安全是各國面對的挑戰,我們需要各國共同合作、共同應對。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絡安全法》也不是要限制國外的技術、產品,不是要搞貿易壁壘。 《網絡安全法》中提到推廣安全可信的技術產品,要開展網絡安全審查,也對我國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的留存作出了規定。 “現在一些朋友特別是國外的朋友,只要我們一提安全可信、一提自主可控、安全可控,他們就認為‘安全可控、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和貿易壁壘劃等號,這是一種誤解。”趙澤良表示,無論是自主可控、安全可控還是安全可信,基本含義是一致的,基本要求也是一致的,都不是要限制國外的技術和標準。文·本報記者劉 艷 ? |
相關閱讀:
- [ 11-13]我國網絡空間防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將改變網絡安全游戲規則
- [ 11-13]關于《網絡安全法》的意義和亮點
- [ 11-13]中外套路都一樣,為何一些外企偏對我國《網絡安全法》格外不安?
- [ 11-11]網絡安全法通過,一個擲地有聲的良性開端
- [ 11-11]評論:網絡安全法是“護身符”非“緊箍咒”
- [ 11-10]《網絡安全法》也是公民個人網絡權益保護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