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警方聯合高校安全講座進校園 派出所建立高校安保聯盟防范詐騙 校園詐騙屢屢發生,面對花樣騙局,學生該如何保護自己?記者近日從廣州警方獲悉,近年來,警方聯合高校不斷通過各種“潮爆”方式將安全防范工作做到校園里去。今年1月至8月,番禺區分局小谷圍派出所的詐騙警情比去年同期猛降30%,而轄區擁有9所大專院校的從化警方也透露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高校詐騙警情下降15.2%。 文/廣州日報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岑柏瀚、劉艷、蔡思銘 數讀詐騙 今年前4月石牌某高校師生日均被騙5466元 據天河區分局石牌派出所社區民警戴警官介紹,今年1至4月份,某高校共發生電信詐騙案件26宗,同比上升36.8%。共計經濟損失65.6余萬元,師生平均每天被騙走5466元,相當于騙走了182名同學每天的伙食費。 被騙事主中,女性占多數,有17人,男性9人;被騙人員有學生21人,教師2人,其他(職工等)3人。其作案手段有:冒充網購客服,13宗;冒充公檢法人員,5宗;冒充親友或領導,4宗;盜刷卡,2宗;征婚詐騙,1宗;出售考研試題及答案詐騙,1宗。 冒充銀行淘寶客服、刷信譽度被騙最多 據從化警方透露,從化區共有9所大專院校,師生共有10萬多人,在非接觸性詐騙警情中,互聯網詐騙和電話詐騙的占比分別為56.3%和43.7%。 在互聯網詐騙警情中,刷信譽、網上購物、冒充關系人三類警情數位列前三,占比分別為39.4%、29.6%和9.2%。而在電話詐騙警情中,冒充銀行淘寶客服、冒充關系人、假身份(公檢法、郵局等)三類警情數居多,占比分別為52.4%、21%、14.3%。 案例一: 準大學生微博抽獎 暑期工薪水被騙光 “覺得挺丟人的,都一準大學生了,還這樣被人騙,自己特別生氣。”廣州某高校一名大二女生小西(化名)講述了她的被騙經歷。高考結束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她開始打暑期工。一天在玩微博時,小西收到一條私信,“官方系統發來的,讓填寫一份個人信息表參加抽獎,姓名、手機號、銀行卡、家庭住址等都要寫?!?/p> 填完之后,小西就沒把這當回事,覺得自己不可能被抽中。誰知次日,她收到了一條私信,告知她被抽中了一等獎。除了8000元現金外還有豐厚的實物獎品,加起來價值好幾萬元。但一看到還需繳納稅金,小西就沒再理會。第三天,她接到一個電話,號碼歸屬地是北京。對方強調獲獎者一定得交近3000元個人所得稅。“當時我剛拿到暑期工的工資,一想到要交錢就說不要獎品了?!毙∥髡f,“對方稱不行,這種行為觸犯了法律條例,會帶我回去調查?!?/p> “我好歹也是接受過教育的學生,你別想拿這些來糊弄我?!痹俅伪硎咀约悍艞夘I獎后,小西掛了電話。沒一會兒,她收到了一條短信?!包c開看是張傳票,我就有點懵了。這時對方來電,讓我一定要去補交個人所得稅,語氣特別嚴肅?!豹氉栽诩业男∥黝D時害怕了,于是答應交稅。就這樣,她去ATM柜員機將一個星期前剛拿到手的3000元工資匯給了對方所提供的賬號。 一連等了7個工作日,小西都沒有收到所謂的獎品,回撥電話卻發現對方手機是空號。意識到上當受騙后,她趕緊給在外地旅游的父母打了電話,并將事情反映給了微博客服。“客服說系統出現漏洞,被黑客入侵了,不少用戶都收到了詐騙信息。”小西說,由于覺得這錢被騙后多半追不回來,她便沒有報警。 不過,經過此事,小西坦言自己的警惕性有了明顯提高,“就當花錢買教訓,吃一塹長一智?!苯荒昀?,她陸續接觸過四五次電信詐騙,都能從容應對?!吧洗斡腥藖黼娬f‘你兒子在我手上,趕快交贖金’,我說‘哦,那你給我先找個男朋友吧’,對方一聽迅速掛斷了電話?!?/p> 案例二: 老教授欲轉賬買藥 幸被銀行及時勸阻 今年3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廣州石牌支行迎來一位70多歲的退休老教授李某。她徑直來到柜臺前,要求轉賬20萬元。 “20萬元不是小數目,我們看老人年紀又比較大,怕是遇到了詐騙。”柜臺工作人員問道:“這筆錢是干什么的?認不認識對方?”老人回答說是買藥的。 什么藥這么貴?銀行工作人員覺得情況可疑,一邊勸說老人,一邊叫來了保安和黃經理。經理把老人帶去了經理室慢慢了解情況,同時,通過石牌轄區的警銀聯動微信群,向群里的石牌派出所的民警反映了這個情況。5分鐘內,民警就趕到了現場。 客戶經理室里,黃經理從跟老人的聊天中得知,老人接到一個勸她買保健品的電話,對方幾番“洗腦”,老人決定花20萬元買對方的保健品,以升級為“榮譽會員”。黃經理一聽,老人顯然被騙了,便勸老人不要轉賬。老人一聽,情緒激動,連連說:“你們不用管我!我的錢是我自愿存在銀行的,我現在要取出來,即使損失也是我自愿的,我的錢不關你們的事!” 無奈之下,經理請來了銀行行長、其他同事一起幫忙相勸,民警也耐心勸阻,老人都不聽。最終,民警找到了老人的女兒,請家屬到場幫忙勸說,老人才終于放棄轉賬。 分析: 為何大學生屢屢中招被騙? 為何大學生屢屢中招被騙?“大學生涉世未深,分辨能力不強,想法天真?!辟Y深警官分析,缺乏社會經驗和辨別能力是大學生容易上當受騙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純真的孩子才剛剛走出象牙塔,從未認識過“人世險惡”,更不知道騙子們層出不窮的花招。他們有的利用大學生泛濫的同情心,有的以熱心積極的形象示人,致使同學們輕信了騙子的謊言。更有許許多多因為過于自信而疏忽大意的同學,在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了騙子的圈套。 在資深警官看來,大學生易被騙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有了一定的獨立想法和自主支配的金錢。在剛剛步入大學生活的時候,很多同學對第一次拿到這么厚厚一沓生活費、學費愛不釋手,想法多多。其中,不少人交完學費以后,興沖沖地去聚餐、購物,錢包空了,發家致富的夢想化為泡影。一些同學有著賺大錢吃海鮮的夢想,卻不曾想,這又給了不少騙子可乘之機。想賺錢,急功近利,常常讓一些人奮不顧身地往坑里跳。而對使用金錢沒有觀念又容易讓另一些花錢大手大腳的人成為騙子的目標。 |
相關閱讀:
- [ 11-14]微信詐騙花樣翻新 男子多次得手難逃法網
- [ 11-14]三明一男子冒充高官之子行騙 詐騙12萬余元
- [ 11-14]雙11后謹防三大詐騙:退款 二手交易 中獎通知
- [ 11-14]電信詐騙犯揭秘騙術:行騙全靠反應 得手要看運氣
- [ 11-13]女子遭遇詐騙損失2.6萬 被忽悠涉及洗錢不敢報案
- [ 11-12]溫州破獲特大電信詐騙案 犯罪團伙冒充公檢法如何行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