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開始,摸摸暖氣熱不熱 你家暖不暖? 11月上旬的一天,記者帶著溫度計,來到沈陽市和平區民族北街15號5單元低保戶金娜家。這個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屬老舊小區。 走進金娜家,一股熱氣撲面而來。44歲的金娜和家人正在吃飯。屋內面積42平方米,幾片暖氣被裝修的木板蓋著,只露出一小部分。記者摸了摸,很燙手。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已近20攝氏度。 “暖氣燒得挺好,白天溫度一般能維持在18-19攝氏度,晚上溫度也能達到16-17攝氏度。等天再冷了,就把蓋在暖氣上的裝修木板都打開,讓屋子里暖和。” 在沈陽市,像金娜這樣的低保戶享受政府的全額補助政策,只需到供熱公司辦個手續,不用交供暖費。 在哈爾濱低保戶郭慶玲家,外面冷風肆虐,屋中溫暖如春,掛在門口的溫度計顯示室溫為24攝氏度。 52歲的郭慶玲穿著單衣單褲忙活著。“不再為供暖費發愁,這筆錢由政府全額補貼。”郭慶玲說,她家面積30多平方米,正常交供暖費每個供暖季需要1100多元,現在這筆錢省下來了。 哈爾濱市民政局救災與社會救助處副調研員張純說,目前哈爾濱有六類群體享受熱費補貼政策,其中四類群體百分之百享受熱費補貼。 住在哈爾濱市風華小區41棟的郭麗華老兩口,以前一到冬天心里就打怵。風華小區是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老房子,窗框透風、墻體透寒,暖氣管道陳舊。“那時冷得直打哆嗦。”郭麗華說,“后來政府給我們免費保溫加固,窗戶也換成三玻塑鋼的,現在屋里溫度在23攝氏度左右。”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哈爾濱市老舊建筑普遍存在供熱不均衡、透風透寒的情況。近年,哈爾濱推廣“暖房子”工程,讓不少老房子穿上“棉衣”,涉及建筑2000余棟,惠民20多萬戶。改造后的居民家中溫度普遍提升3至5攝氏度。 烏魯木齊水磨溝區石人溝村低保戶馬爾里·馬雪利的老伴因腦中風后遺癥常年臥床,老兩口每月的低保金都用來買藥。他告訴記者,3噸冬炭價值1000多元,如果不夠燒,還可以向政府再申請,這解決了家里過冬的一大開銷,過冬不用再發愁。 探訪中,記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沈陽市和平區一處老舊居民區內,單元過道內的供熱管道保溫層不嚴實,白色的管子裸露在外,一些居民反映暖氣不熱。低保戶王德山告訴記者,家里的暖氣壞了,他將暖氣拆下來維修,這兩天晚上孩子凍得直流鼻涕,自己因為上火又受凍,嗓子也發炎腫了。 |
相關閱讀:
- [ 11-08]鄭州市民買了危房改造樓盤 入住兩三年沒暖氣
- [ 11-02]全國已有12個省份開栓供暖 多地提前供暖或預供暖
- [ 11-02]全國12省區已開始供暖 多地提既保民生也要藍天
- [ 09-02]俄小鎮供暖系統出意外 居民家中水管竟流出石油
- [ 08-15]智庫呼吁改革中國供暖方式 探索綠色供暖模式
- [ 02-12]過年不回家的人:另一種暖男——供暖工人
- [ 11-06]北京今日有望迎今冬初雪 三日累計降溫10℃
- [ 05-10]供熱企業立夏開收供暖費 負責人稱是“無奈之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