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扶貧觀:最是扶貧放不下 濃濃牽掛暖民心
2016-11-15 16:51:32?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與村民促膝交談。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走訪時,苗族石爬專大娘家里沒電視,認不得總書記,她問習近平:“該怎么稱呼您?”習近平稱石爬專為大姐,回答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40多年來,從梁家河知青開始,歷經村支書、正定縣委書記、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總書記工作崗位雖然在變化,而他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貧,足跡遍布了中國大部分貧困地區。 “花的精力最多”:人生歷程中從未忘卻 2012年12月29日,河北阜平縣駱駝灣村。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嚴寒,習近平在元旦前夕來到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阜平縣,考察革命老區的扶貧開發工作。這是習近平就任總書記后,繼視察改革前沿城市深圳后,國內考察的第二站。 “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這是他始終牽掛和持之以恒推動的工作。 上世紀60年代末,不到16歲的習近平在陜北農村梁家河,與村民們一同生活了七年,中國農村的貧困面貌給他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我當時和村民們辛苦勞作,目的就是要讓生活能夠好一些,但這在當年幾乎比登天還難。”如何改善貧困群眾的生活條件,成為他一直掛念的事情。 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在福建省寧德擔任地委書記,當時閩東農村群眾連溫飽都是問題,他將工作兩年以來的調查、報告、文章匯集成《擺脫貧困》一書,要求把密切聯系群眾作為干部的基本功,強調“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出“四下基層”的工作方法,點明“經濟是基礎是中心”。項南在書的序言里寫道:“近平同志有些想法,是想得很深、很細的”,“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貼在人民身上”。 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期間,習近平為組長的“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正式成立。20年來閩寧聯席會議從未間斷,確定對口幫扶項目、開展醫療扶貧、開通飛機航線、展開教育支援合作......對口幫扶的領域涉及方方面面,承諾的協作事項件件跟蹤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國內考察半數以上涉及扶貧開發,從云貴川到東三省,從千里冰封的內蒙古到革命老區遵義,“40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習近平始終牽掛著貧困群眾,貧困地區脫貧開發取得的成績,也希望與總書記一同分享喜悅。 |
相關閱讀:
- [ 11-15]習近平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溫情瞬間
- [ 11-14]習近平特朗普通電話傳遞什么信號?
- [ 11-14]習近平訪問拉美 中拉關系將進入新階段
- [ 11-14]三訪拉美,習近平筑牢中拉友誼根基
- [ 11-14]習近平簽署命令 追授張超“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榮譽稱號
- [ 11-14]習近平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 [ 11-14]習近平:擺脫貧困
- [ 11-13]習近平最牽掛的一群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