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宮二號11月17日電 題: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堂“天地聯(lián)講科普課”上線播出 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陳冬 “神舟十一號,早上好!這里是北京。” “神舟十一號收到。” 每天清晨,我們都在來自地球的問候聲中醒來,開始穿衣、洗臉、刷牙、刮胡子,迎接新一天的太空生活。 18日,我們就要返回地面了。在軌期間,我們專門為全國青少年小朋友錄制了一堂“太空科普課”,按計劃今天就要上線播出了。 2013年,天宮一號飛行乘組曾經給全國中小學生上過一堂太空實驗課。不同的是,這次我們會與地面上的航天員王亞平一起客串“太空科普老師”,她就是上次太空實驗課的主講人。據(jù)我們所知,這種天地航天員聯(lián)手講課的方式以前還沒有過。 我們的主題是“太空一日”,就是虛擬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上完整的一天,講一講我們在太空中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 蠶寶寶吐絲結繭后被冷藏,將回到地球 很多小朋友都在關注被帶上太空的6只蠶寶寶的情況,所以我們介紹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太空養(yǎng)蠶”。 這次香港中學生、小科學家也代表所有的小朋友、中小學生把他們的夢想、期待帶上來了,想通過我們的空間實驗室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小朋友們可能也看過、養(yǎng)過蠶,但都是在地面上養(yǎng)。在地面可以觀察到,蠶吐絲可能有方向,它的繭形成過程很有特點,很有規(guī)律。這次香港中小學生想看看,太空蠶吐不吐絲、能不能成繭。 進入天宮二號后的最初幾天里,我們每天都在對小蠶寶寶進行觀察、照顧,以及打掃蠶舍。蠶寶寶的家是一個小裝置,而它更大的一個家就是離地球393公里的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帶上來6只蠶寶寶中,有5只已經吐絲,而且結成繭了,被放到冷藏箱去了。唯獨就剩6號蠶寶寶,可以看到,它長得不是太健壯,我們每天都在觀察它,它好像不怎么動。 按計劃,我們養(yǎng)蠶計劃10月26日就要結束,但是當時我們沒放棄,還在繼續(xù)觀察它,繼續(xù)關心它。我們希望奇跡出現(xiàn),也希望它也像前5只蠶寶寶一樣,能夠吐絲,能夠成繭。 【王亞平:蠶寶寶很萌吧?“太空養(yǎng)蠶”可是一項嚴肅的科學實驗。現(xiàn)在養(yǎng)蠶實驗已經結束,蠶寶寶吐絲結繭后被放入了冷藏室,并將被帶回地球。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在太空當“菜農”也要“間苗” 【王亞平:一位小朋友在新華網上提問,將來假如進行長時間太空旅行,航天員怎樣才能吃到蔬菜呢?答案很簡單——自己種。兩位航天員真的在太空當起了“菜農”。這次神舟十一號帶上來一些生菜的種子,想看看它們在太空生長得怎么樣。這幾棵生菜很幸運,它們是中國首次太空人工栽培的植物。】 在天上種菜和地面有很多不同。地面一般是先播種后澆水,但由于帶上太空安置種子的是硬質材料,只有吸水軟化后,種子才能放進去,所以是先澆水后播種。太空種菜使用的可不是一般的土壤,是一種名叫“蛭石”的礦物質。它的吸水性非常好,可以輕松將底部的水傳導到植物根部,讓生菜們“喝”個痛快。 進入組合體的第五天,種子就發(fā)芽了。我們非常高興,還跟生菜芽合影留念。 生菜發(fā)芽后,航天員也要給生菜“間苗”——用鑷子,把長得弱一些的菜苗拔掉,每個單元格里只保留一棵菜苗。菜苗都非常嫩,所以我們得非常小心,留神不要擦傷菜苗。為了讓菜苗長得更健康,還要用注射器往栽培基質里推入空氣,讓生菜的根部呼吸到新鮮空氣。 這些生菜長得特別新鮮,看起來比地面的要綠一些。我們每天用10分鐘來照料生菜,現(xiàn)在菜已經長得很好了。 【王亞平:有網友很好奇,這些生菜能吃嗎?這次只是用來做實驗的,暫時不能吃。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能在太空吃上自己種出來的蔬菜。將來假如進行更長時間的太空旅行,蔬菜不僅可以給航天員提供食物,還可以提供氧氣。】 |
相關閱讀:
- [ 11-17]神舟十一號準備返回 航天員完成收尾工作
- [ 11-17]“美國航空航天局:一場人類冒險”航天展即將舉行(組圖)
- [ 11-17]“神十一”航天員即將踏上返回之旅
- [ 11-14]中國航天員太空當“菜農” 體檢發(fā)現(xiàn)兩條“動脈”
- [ 11-11]習近平同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親切通話
- [ 11-10]情滿太空——習近平與航天員的兩次通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