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交互——用意念控制機器 【王亞平:航天任務越來越復雜。假如能突破雙手操作的限制,直接用意念控制機器,那該多好!事實上,中國航天員已經開始試驗這樣一種“神器”——腦機交互技術。像霍金一樣用面部肌肉來控制電腦嗎?不,我們的“神器”比他的更厲害,連眼皮都不用眨一下,就能給電腦下指令。】 腦機交互是采集被試者的腦電,提取特征,識別命令,進行控制。這是國際上首次在軌進行腦機交互技術空間適應性測試。 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問,腦機交互在地面也能做,為什么要去太空試驗?太空環境是否對腦電信號產生影響目前還沒有明確結論,這一實驗主要目的是看太空環境是否對腦電信號產生影響,地面建的分類模型在太空是否適用。 【王亞平:在腦機交互技術中的p300實驗中,大家可以看到,電腦屏幕上有四個卡通小人,小A、小B、小C、小D,我眼睛注視的是小A,這個指令就會通過電腦傳輸給機器人,機器人就會知道我想和小A進行交流。在運動想象實驗中,我想舉左手,機器人就會舉起左手,我想舉右手,機器人就會舉起右手。我們還可以用意念拼出一段話。我想一句話,電腦就會控制機器人說出來,比如“祝全國小朋友健康成長!”】 失重環境下表演“遠程投喂食物” 介紹完三項實驗,我們開始給小朋友們演示吃午餐的過程。 【王亞平: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在大家的印象中航天員還是只能吃味道不咋地的壓縮食品,但其實咱們的航天員已經能在太空享受豐盛的大餐了。他們今天的午餐有土豆牛肉、叉燒雞肉、什錦炒飯、黑木耳山藥、紫菜蛋花湯等8種,吃飯時他們還會看一些視頻娛樂節目。這次帶上天宮二號的食品有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功能食品等6大類,近100種,食譜五天一循環。景海鵬在太空過50歲生日,竟然還吃到了生日蛋糕。】 在失重環境下吃飯也可以秀一下“特技”,比如遠程投喂食物。陳冬撕下一塊面包,隨手一丟,面包就飄向了幾米外的景海鵬。景海鵬張嘴去夠,沒夠著,只好伸手接住,又丟給陳冬。陳冬再丟一次,這回,景海鵬成功地一口接住了。 中國人首次在太空進行體檢 【王亞平:吃完午餐,繼續工作!一位小朋友在新華社客戶端上提問,在太空會生病嗎?如果生病怎么辦?今天航天員們另一項科學實驗,就是“太空體檢”。】 CDS(失重心血管研究實驗)裝置上有一根心電信號線,這根線有四個探頭,連接在身上,測量我們的心率。在心電信號線下面的口袋里,裝有測量血壓的設備,和地面上的操作是一樣的,展開后套在胳膊上。還有一個黑色袋子,里面包裹了一個傳感器,主要用來測量呼吸,可以搭在我們的胸部和腹部,來測量胸部呼吸和腹部呼吸。 在太空做CDS實驗和地面上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超聲。因為在太空中失重后,人的器官會發生一定的位移,所以在地面上很好找的位置,在天上就變得不太容易找,需要我們反復地變換探頭來尋找它。 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事,平常我們做脖子的動脈檢查時,很明顯就一條動脈,但在天上發現有兩條。一開始陳冬就找錯了,找成旁邊的靜脈了,因為到天上后,旁邊的靜脈也變得很粗,很容易搞錯。 “太空功夫之王”馬上就要誕生了 【王亞平:今天進行的幾個科學實驗只是一小部分,神舟十一號這次一共帶上來幾十項實驗。盡管工作繁忙,航天員每天都要做些體育運動。長期呆在失重環境下,有可能會導致肌肉萎縮、骨質疏松,想要保持健康,就必須堅持鍛煉。】 我們表演了跑步、騎自行車、使用拉力器、穿企鵝服等項目,這些都是在天宮二號上的常規鍛煉。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比如倒立、翻跟斗、懸浮打太極……因為沒有重力,在地面上的高難度動作在天上卻易如反掌。 我們還舉行了一場“太空比武”,陳冬打起太極拳,景海鵬使出“無影腳”,“太空功夫之王”馬上就要誕生了! 在浩瀚星辰的懷抱中進入夢鄉 一天忙碌的工作結束后,晚上航天員們睡前會有一小段自由活動的時間。有時候,我們也會時髦地玩起“自拍”,給這段難忘的經歷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有時候,我們喜歡來到窗前,靜靜地看看窗外美麗的藍色星球——我們的地球。看,是不是很美? 收拾完東西,我們和大家揮手告別,飄回休息區。今天工作結束,我們要去休息了。希望小朋友們喜歡今天的太空科普課。 【王亞平:在浩瀚星辰的懷抱中,兩位航天員進入了夢鄉,他們會夢到些什么呢?明天又將是充實而忙碌的一天。今天的太空科普課就到這里,祝小朋友們早日實現自己的太空夢!】 |
相關閱讀:
- [ 11-17]神舟十一號準備返回 航天員完成收尾工作
- [ 11-17]“美國航空航天局:一場人類冒險”航天展即將舉行(組圖)
- [ 11-17]“神十一”航天員即將踏上返回之旅
- [ 11-14]中國航天員太空當“菜農” 體檢發現兩條“動脈”
- [ 11-11]習近平同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親切通話
- [ 11-10]情滿太空——習近平與航天員的兩次通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