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1月9日凌晨,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希拉里·克林頓已經致電給他,祝賀他贏得2016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成功逆轉選前的不利局面,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1日公布了其上任百日之內將推出的政策,其中包括發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意向聲明。此外,在能源、法規、國家安全、移民以及道德等方面的政策方向,特朗普也都納入了這份“百日新政”中。
那么這份“百日新政”究竟有哪些重點內容?其中備受國際關注的政策方向,又將對美國產生何種效應?對中國又有什么影響?對此,錢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騰軍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美國外交室主任、研究員袁征。
美國退出TPP
打破了成員國的心理平衡
對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意向聲明,應該說是目前外界最為關注的一點,這是特朗普“百日新政”在貿易政策方面的重要步伐。
對此,不少國際輿論認為,特朗普宣布退出TPP無疑是他兌現競選承諾的一種直接方式。而TPP本身,則被外界視為奧巴馬政府的政治遺產。
TPP是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等12個國家推動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經過5年多談判,12國去年10月就TPP協議達成一致,今年2月正式簽署協定文本,在獲得各國立法機構批準后協定便可生效。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美國退出TPP,替代的方案是“協商出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從而使工作崗位和工業重新回到美國。
袁征認為,TPP原本是奧巴馬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三條腿之一,另兩條腿則是外交和軍事安全。如果美國退出,對于其他成員國來說,TPP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事實上,這些國家之所以愿意達成協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奧巴馬政府的大力推進,使自身能夠獲得更大收益。美國一旦退出,TPP的吸引力就大幅下降。”
袁征說,TPP原本故意把中國排除在外,無論從主觀上、客觀上來看,都是針對中國而來。現在TPP被暫時擱置在一邊,估計一兩年內不會再提這件事。對于中國來說,經濟層面的壓力會小一些,活動空間也更大了。“美國在TPP上的大撤退和政策調整,讓盟友很失望,事實上影響了美國的政治聲譽,打破了成員國的心理平衡。這么一來,中國推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可能將容易多了。”
張騰軍認為,美國退出TPP確實會對中國產生一定的減壓影響,但是特朗普在宣布退出TPP后還將出臺別的什么措施來維護美國在亞太乃至國際社會上的利益,還有待觀察。不過這也或許會對中國主導推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贏得一個進展機遇。
關于移民問題
從“隔離墻”到“柵欄”
在移民方面,特朗普將要求勞工部調查沖擊美國勞工的濫用簽證方案。關于這一點,輿論的評議也相對較多,而更多人則聯想到此前特朗普提出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上建立“隔離墻”的計劃。
張騰軍認為,在移民問題上,要求勞工部調查主要還是針對美洲移民和一些中東國家的移民。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每年非法移民數量約35萬,其中大部分來自墨西哥和中美洲。這一方面與地緣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受到國際恐怖主義蔓延的影響。
事實上,“隔離墻”計劃在實際實施中已經被外界視為“軟化”,諸如阻擋非法入境的部分地段可以接受“柵欄”。此外他還強調,上任之后將立即遣返200萬到300萬“有犯罪記錄”的非法移民,而不是此前誓言創建“驅逐部隊”送回1100萬無證移民。
關于道德改革
行政官員5年內不能當“說客”
另一個受外界關注的內容是道德改革計劃層面。有評論稱,這是特朗普到華盛頓“徹底清理門戶”計劃的一環。
這個計劃要求行政官員在離開公職后5年內不得擔任游說人員,并且終身禁止行政官員為外國政府當說客。
張騰軍認為,即便目前推出了“行政官員在離開公職后5年內不得擔任游說人員”這個要求,其具體實施細節上還有待觀察,畢竟游說人員在美國政治中還是有不小影響的,“不擔任游說人員,并不是說也不能雇用別人來擔任,這個留有的余地很大。”
袁征認為,特朗普現在能做的就是從行政層面加以限制,關閉華盛頓的“旋轉門”,致力于消除華盛頓的腐敗、金錢政治等,這也是他當初對選民的承諾,但是目前還不知道特朗普能走多遠。
袁征說,特朗普當選后,在美國國內引發很多爭議,在民主黨的“大本營”里,甚至發生騷亂、游行等。他認為,特朗普在此時提出退出TPP等,他贏得的民心仍舊來自原本就支持他的人,而反對者則會認為,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將影響美國利益,想要扭轉他在反對者心中的形象將會很難。“不過,這關鍵還要看特朗普能不能搞好美國經濟,如果經濟不好,爭議將更加甚囂塵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