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地區要著眼形成更多引領型發展,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機制上率先突破,為全省轉型發展提供示范。”省黨代會報告對蘇南地區作出了這一新定位。參加省黨代會的經濟界代表認為,“四新”是江蘇經濟轉型的新指向,不僅是對蘇南地區的要求,也傳遞了蘇中、蘇北地區要堅持高起點發展的重要信號。 “四新經濟”具有跨界融合、需求主導、動態變化、高速增長的特征,既體現了全球產業發展最新趨勢,也包括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代表們認為,“四新”經濟是江蘇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和動力源泉。 新技術—— 瞄準前沿引領變革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前提和根本是技術創新,尤其是瞄準前沿、引領變革、替代傳統的新技術?!敖K科教資源豐富、人才輩出,有很多‘制造第一’,如果能實現更多的‘創造第一’,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將是幾何級?!笔↑h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教授王廣基表示,江蘇要涌現出更多新技術,必須發揮好“三個作用”,即省內各所大學優勢學科的作用、江蘇籍兩院院士的作用、江蘇在外學術帶頭人的作用,這是創新的重要寶藏。 省黨代會報告指出,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最有條件、最具優勢的領域,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李強同志在參加蘇州團審議時特別指出,江蘇創新要在全國領先,蘇州首先要沖在全國第一線,這樣的創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創新,而應該是引領性的,要有更多的原創成果。 “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是技術創新的重中之重。”省黨代表、省科技廳廳長王秦介紹,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結合產業基礎和優勢,江蘇正在實施兩個重大專項。一是前瞻性產業技術創新專項。圍繞未來網絡、現代通信、新材料、新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到2020年組織實施600項以上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突破200項產業前沿技術,培育形成20個左右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鏈。二是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圍繞培育形成下一代互聯網、納米科技、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端醫療器械、先進碳材料、智能電網等一批輻射力強、帶動力大、附加值高的產業創新集群,集成推進自主創新重大成果產業化,到2020年形成200個重大自主創新產品。 |
相關閱讀:
- [ 11-18]聚焦僵尸企業真實寫照:“活”不下去又不敢“死”
- [ 11-16]三季度經濟現兩大亮點 生產逐步企穩消費開始擴張
- [ 11-13]數字經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
- [ 11-11]漳州舉行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對接交流活動
- [ 11-01]讓物聯網成為撬動經濟轉型的支點
- [ 10-25]汲取轉型發展的實干力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