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軍事協議:趁亂簽署 前景很懸(圖)
2016-11-25 16:59:4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王祥楠 |
分享到:
|
【遭遇強烈反對】 韓國與日本4年前就有意簽署此類情報協定,此事當時在韓國掀起軒然大波。當時的韓國政府迫于國內強烈反對,在原定協定簽署當天緊急叫停。而此次樸槿惠政府從突然宣布重啟談判到正式簽署協定,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分析人士認為,韓國總統匆忙強推這一協定,主要有三點考量:一是趁國內政局混亂、輿論關注國內議題的時機推進既定外交目標;二是向國內外證明即使自己身處“親信干政”事件的漩渦,對國政仍有掌控能力;三是爭取國內外關注韓日關系的保守派勢力支持,為國內政治角力增添籌碼。 但這一做法在政治上也面臨很大的風險。事實上,該協定的簽署引起了韓國多數民眾以及在野黨的強烈質疑與反對,有可能令本已混亂的韓國政局雪上加霜。 韓國三大在野黨均反對政府簽署這一協定。它們指出,“親信干政”事件正引發政局震蕩,樸槿惠政府支持率一直在歷史低位徘徊,此時不顧國內反對匆忙簽署一份敏感的雙邊協定,做法不妥。 多數韓國民眾也反對簽署這一協定。“蓋洛普韓國”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59%的受訪韓國民眾反對簽署這一協定,支持的人僅占31%。不少韓國民眾和媒體認為,日本沒有真正反省侵略歷史,安倍晉三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尤其讓人擔憂,韓國政府不應該在這種情形下與日本加強軍事情報合作。 韓國國防部相關負責人23日在韓日正式簽署協定后召開的記者會上承認,爭取民意支持該協定的努力不夠。 11月23日,韓國記者放下相機目送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中)前往儀式簽署現場,以抗議協定簽署儀式不對媒體公開。 【合作前景難料】 韓聯社援引一些專家的分析認為,這一情報協定是自1945年之后韓日簽署的“首個軍事協定”,意味著兩國“深化雙邊軍事合作的起步”。兩國有可能以此為起點加強其他領域的軍事合作,比如可能會討論簽署《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 不過,也有韓國專家認為,韓日軍事合作現階段面臨諸多掣肘因素,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其一,韓國政府目前掌政能力有限。樸槿惠政府眼下因“親信干政”風波而風雨飄搖,同時韓國政府此次繞過國會與日本簽署情報協定,而一旦后續動作涉及國會程序,考慮到目前朝小野大的局面,樸槿惠政府將很難通過國會這一關。 其二,韓國國內對加強對日軍事合作反對聲音強烈。有韓國輿論擔心,在安倍政府未對侵略歷史改變立場、同時又試圖將日本打造成“可發動戰爭的國家”的情形下,韓日軍事合作可能危及朝鮮半島安全。尤其是,韓方向日本提供情報可能會為日本自衛隊以“朝鮮威脅”為借口出兵朝鮮半島開辟道路。 其三,美國政府換屆也將極大影響韓日間軍事合作。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曾表示有意改變對韓、對日政策,盡管其當選后對韓日多有“安撫”言論,但仍難以平息兩個亞洲盟國的擔憂。目前,韓日都在加緊與特朗普團隊接觸,試探其政策意圖。 韓聯社評論說,盡管這次韓國政府在“親信干政”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的特殊情況下匆忙簽署協定,但預計今后韓日軍事合作進程“不會那么順利”。日本媒體也認為,鑒于韓國國內反對與日本進行軍事合作的輿論十分強烈,樸槿惠政府面臨的政治困境也越來越嚴重,韓國能否與日本真正實現有效的情報共享尚存在疑問。(新華社客戶端稿件) |
相關閱讀:
- [ 11-25]韓日簽軍事情報協定 助美打造“鐵三角”?
- [ 11-24]塵封的韓日情報協定緣何獲“速簽”
- [ 11-24]韓日簽署軍事協定,要搞“東北亞小北約”?
- [ 11-17]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草案通過韓次官會議
- [ 11-15]韓國完成韓日《軍情協定》文本審查 將提交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