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滯,強軍發展的節奏越發鏗鏘。中國軍隊改革的任何一環,都至關重要,舉足輕重。因此,必然需要蹄疾步穩的節奏感,也需要日漸博興的積淀感,更需要精細打磨的層次感。那種想當然的主觀臆測,那種坐而論道的個人推測,那種假想演繹的造謠生事,都將被時間所證明,被自我所羞恥。 “一流”“名牌”“最強”“超級”……這樣的詞語,不止一次地出現在很多軍事院校的“字典”里,有的甚至進入了“校訓”。對大師、名校、名氣和名流的追求,應該說是一所大學的理想,但我們絕不能忽略一個“軍”字。軍校姓軍!脫離了軍事性,何談軍校,何談強軍人才,何談能打勝仗。 甚至有的院校,本身就重復建設,缺乏底蘊和層次,培養出來的所謂“合格人才”,有的卻最先被基層所淘汰。這樣的淘汰,不僅是一所院校的屈辱,更是對一個教育體系的質疑。甚至,很多基層單位對新到任的排長幾度排斥。有些單位只能組織“強訓班”“特訓班”或者“崗前培訓班”等等,既五花八門,又絞盡腦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站在改革強軍的整體局勢下,軍事院校改革和軍隊培訓機構改革至關重要。尤其是教研結構的變化和教育形式的改變,不是對傳統模式的顛覆,而是優化和提升。或許改革本身就是一條荊棘之路,也許改革的過程充滿酸甜苦辣,但有理由相信最擅長復雜運算題的軍校人,更擅長理解和接受“軍事院校改革中的減法題和加法題”。 在編制體制上的改革能促進軍事院校的復蘇和重塑!無論是文職制度的改革、教育訓練方式的改革還是職能體系的轉換,對于軍事院校來說,都是從內到外、從表到芯的突圍!無論是撤、并、建、改!有的會發生稱謂上的變化,有的會產生結構性變動,甚至可能整體轉隸移交,都需要把中國軍隊院校的改革放在整個國民教育體制下考慮,放在整個軍事斗爭準備全局中去篤定,放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大勢中去考量。 只有把軍事院校改革的“加法題”和“減法題”理解透徹了,答好做好了,才能真正稱得上“強軍人才的熔爐”!面對改革,軍事院校要以一顆“熔煉為軍,變革為強”的心態,完成這一歷史性使命性艱巨性的力量重塑! |
相關閱讀:
- [ 11-30]來自基層的聲音:軍改“元年”變化多
- [ 11-30]軍改演繹天工造物:去了“兩把刀” 迎來“巡天戟”
- [ 11-30]這張精美圖片,讓小學生也能秒懂軍改脈絡!
- [ 11-30]軍改一年間,到中流擊水
- [ 11-29]軍改一年間:人民海軍實練強軍為打贏
- [ 11-29]軍改中習近平想解決的三大問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