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溝河兩岸的三十多平方公里中,有14個自然村,2813戶居民。如今這里是“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然而八年前,這里社情復雜,治安混亂。村里各種矛盾沉積,糾紛、案件、上訪“三不斷”的亂象高發,再加上馬溝河經常泛濫讓村民怨聲不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極低。 這就是陳曉磐來到臨潁縣皇帝廟鄉大袁轄區時的初體驗。為了盡快扭轉村里混亂的局面,2008年,陳曉磐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大袁村,開始了扎根當地的促和諧保平安之路。 八個月8948戶和8000多個中國結 2008年的大袁村,可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糾紛、案件、上訪“三不斷”,成為全縣治安的“老大難”。為了摸清村情,陳曉磐邁開腳板挨家走訪,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八個月,就憑著兩輛現在已經被騎報廢了的摩托車,他不僅把轄區內全跑了一遍,更是走遍全鄉8948戶11029處院落,采集信息9萬多條,制成電子地圖輸入電腦,所跑的里程相當于繞地球一圈多。 遍訪千家他終于找到了“三不斷”的癥結。“我是村里的老上訪戶,因宅基地糾紛連續上訪了12年問題都沒解決,多虧了曉磐。他當上俺村駐村民警后,前跑后跑,終于把俺的問題給解決了,我特別佩服他。”在大袁村村民袁殿卿的眼里,曉磐人實誠,村里的事兒不分大小他都管,解決起來也講方法,村民們特別信任他。 村民王某因道路出口問題與鄰居代某斗了9年,該訪的也訪了、該告的也告了,始終沒能解決。2009年初,陳曉磐與村干部一道借助第三人,讓三家宅基協議置換,問題徹底解決,三方都感激。類似于這樣的案件,那時轄區還有40多起。針對個案,他采用巧勸解、巧疏導、巧借力、巧施策等辦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他破解積案的“三問三訪六到位”法就是這期間初步形成的。這不僅把問題全部化解,而且讓老上訪戶袁殿卿等當事人深受感動,自愿當起了法治宣傳員,并義務為警務室打掃衛生。為弘揚正氣,他就地取材開通了“農村大講堂”,讓法律道德進學校、進家庭,并建起獨具特色的“警民聯動調解工作室”。早在09年就被《人民公安報》譽為“村里的播音民警”。 為了加強與鄉親們的溝通,陳曉磐還自己制作了8000多個同心結:正面是“警民一家”,背面印著自己的手機號碼,走訪到哪里就免費發到哪里。從此,群眾有困難就給他打電話,他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久而久之,“有困難找曉磐,找到曉磐不作難”的順口溜響遍全鄉。在信息數據和群眾的有力支持下,陳曉磐累計抓獲逃犯、各類嫌疑人100余人,消除安全隱患2000多個,穩控重點人員133人,預防各類矛盾升級1000多個,化解糾紛3000多起,大袁村從此變了樣。 目前,大袁村連續5年保持了零上訪和輕傷以上刑事零發案。轄區不僅治安好了,而且新修了公路通了公交車,還蓋了新社區,村民住上了別墅,還被評為“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這成績都是群眾自己干的,但他們卻說這是人民公安帶來的!于是大家集體創作了一副對聯“進村頭出巷尾法潤百姓促和諧,小警務大作為情融萬家保平安”,寫在陳曉磐的第三代警務室里,以表達敬意。 “警民連心結”走到哪里送到哪里(公安部供圖) 200余名留守兒童叫他“陳爸” “村里有200多名留守兒童,因為缺少家庭的關愛和管教,時常逃學玩耍,安全意識差,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怎樣消除隱患?”解決了大人的問題,孩子的事兒也牽動著陳曉磐的心。空閑的時候,曉磐就經常去給孩子們進行法制安全教育,還想方設法為留守兒童創造安全的活動空間。2008年11月,陳曉磐聯合他所管轄區的6個村委和5所學校,捐資成立了“曉磐留守兒童溫馨家園”。 這個留守家園剛組建時,條件很差,只有幾張破舊的桌凳和兩間昏暗平房。2010年,隨著留守人數的增加,急需一批教學用具。曉磐就動員轄區的愛心人士,贊助了一部投影、多臺電腦和20套桌椅,并對新搬的樓房進行了整修,使孩子們的活動環境和學習條件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曉磐還在警務室里建立了親情視頻,開通了溫馨留守家園QQ群和陳曉磐溫馨家園微博。一方面讓留守兒童在網上與父母見面聊天,一方面接受網上舉報和求助。“小組長聯絡工作法”是曉磐的又一項“實用專利”,就是借小組長負責制和代理家長制進行日常管理,特別對暑期留守兒童輔導進行網格化管理等,搭建起一個孩子、家長、監護人互動溝通的平臺。 漸漸地,孩子們不再結伴逃學,開始喜歡一起看書下棋上網。在陳曉磐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也參與其中,“留守兒童溫馨家園”從養雞場的半間瓦房到小學的兩間教室,從大袁村的總部擴展到五個分點,孩子們最初叫他“警察叔叔”,現在喊他“陳爸”。 指標更要治本。“父母多留下幾個,留守兒童就少幾個,問題矛盾就會少很多。”懷著這種樸素的心態,陳曉磐開始在企業間奔走,打聽用工信息,推薦求職人員,為留守兒童父母爭取在本地工作的機會。目前,他已經幫助62名兒童家長在當地找到工作,讓父母重新回到孩子身邊。 “一人苦換眾人甜”的愛民之心 近年來,陳曉磐先后獲得全國公安機關學雷鋒先進個人、中國好人、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河南公安十大忠誠衛士、河南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其警務室被授予“河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示范崗”。拿了這么多的榮譽,陳曉磐的生活卻似乎沒有任何變化,依然清正廉潔,生活簡樸,一心都撲在群眾的事情中。“榮譽都是人民群眾給捧出來的,身為一名黨員民警,自己做的還不夠,更要加倍努力,只要大家滿意我也就滿足了。” 陳曉磐至今穿的便服還是15年前買的,家具還是從部隊轉業時添置的。但他節儉的背后卻是一顆拳拳愛民之心:不僅為孤兒等捐款,而且每年除夕都將平時省下的生活費,分成50、100元不等的幾十個紅包送給孤寡殘困群眾;還帶頭捐資發動群眾籌建文化廣場、組建有300多名自愿者響應的學雷鋒活動小組、出資評選警務室治安之星和身邊好人等。 有的人說他傻,平時自己生活苦的不得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卻拿錢送人,腦子簡直進水了。但他總是笑笑,認為“拿一個人的苦能換取眾人的甜,這樣就傻得值”!通過他的感召,在政法、公安、宣傳、組織、工會、軍轉辦以及鄉政府等有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田宏彥、張桂卿等43人被推樹為不同層級的道德模范或身邊好人。(劉暢/文) |
相關閱讀:
- [ 12-08]在回望長征中重溫初心(中國道路中國夢)
- [ 12-08]2016百部中國夢微電影征集評選這些氣質照片你一定不知道
- [ 12-05]“中國夢·大國工匠篇”系列報道 鄒志平:從餐館學徒到大學教授 鄂菜大師的舌尖匠心
- [ 12-05]2016中國夢微電影征集活動 百部入圍作品脫穎而出
- [ 12-05]用匠心報道匠人 讓工匠精神遠揚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湖北行活動綜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